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也论李逵形象之恶(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以上是小说中李逵的第一场杀人戏,我们可以看出,李逵向宋江尽忠,其表达方式就是杀人,他杀得越痛快,就越显对宋江的耿耿忠心。于是乎,这一场狂杀,杀出了忠,也杀出了义,更杀出了李逵在宋江身边的地位。从此,在宋江的众弟兄当中,李逵俨然成了其最忠实的保镖,有宋江罩着,有梁山泊作依靠,李逵便开始了更为肆无忌惮的杀戮。

· 1 ·

(二)滥杀无辜——斧下太多冤魂

阮氏兄弟有两句唱词:“老爷生在石碣村,秉性生来爱杀人。” [3]这用在李逵身上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李逵本性爱杀人,曾因打死一人而入狱,靠上宋江后,江州劫法场便显示了他的这一秉性,而后他上了梁山,这次狂杀也就成了他以后滥杀的蓝本,他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杀人而使自己失去自由。不客气地说,梁山诸将构建的就是一个庞大的江湖武力组织,他们上通官府,并且其组织内部就有许多是当时社会的高级官吏,一个个被拉下了水,就连李逵,也曾经是江州城里的牢子,而加入这个组织之后,其杀性也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样的“李大哥”,其“来迟”也罢。

李逵的板斧下有太多的冤魂,我们很难将他们一一细述,从劫法场,上梁山到打死尹天赐,斧劈罗真人,战辽兵,征方腊等等,一直到饮毒酒而死,死在他斧下的阴魂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敌兵敌将,小蟊贼,无辜百姓和自己手下的军卒。我们对这四类阴魂是如何在李逵斧下不得超生一一做一探究,便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李逵的秉性。

在敌兵敌将中亦不乏豪杰之士,但上了梁山的李逵,唯宋江之命是从,有时甚至连宋江也制止不了他的狂杀。所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死在其板斧之下的敌兵敌将,顺理成章地是咎由自取,他们的死,只能增添李逵的神威。但其中有一个人,我们必须特别提出来说,那就是韩伯龙,他慕梁山之名前来投靠,命运不济的他却碰上了天杀星。而此刻的李逵正因宋江不让他去迎战水火二将而憋着一口鸟气。于是不问是敌是友,李逵只用板斧说话,望面门上一晃,干净利落,韩伯龙一条性命就让李逵“超度”了。尽管作者写得轻快灵动,但读者看李逵杀韩伯龙,绝不会看他杀殷天赐那样轻松。我们不难看出,在李逵不痛快的时候,梁山事业是他根本没有考虑的,他所要的首先是自己的痛快,这就需要拿杀人来出气,不管你是逆是顺,碰上这位爷不高兴了,就得小心掉脑袋,这一行径,不得不让韩伯龙者心寒,也更让读者心寒。

第二类:小蟊贼。若李鬼宋刚之流,鱼肉百姓,祸害乡里,欺男霸女,冒名做贼,明晃晃的板斧向他们砍去更是不足为怪了,何况李逵就喜欢用板斧说话。这样,李逵杀着解恨,读者看得痛快,确为快事一桩。而这些小蟊贼的归宿也只能如此。即使李逵不拿他们过瘾,也另有他人送其上路。但后两类阴魂在李逵斧下不得超生,看得实在让人毛骨悚然,心寒不已。

第四类:无辜百姓。从李逵的第一场杀人戏开始,他的板斧下就存在着看客——无辜百姓。而他杀得也可谓是颇为壮观。“十字路口,不问官军百姓,杀得尸横遍野。 ”[3]无辜的也好,有罪的也罢,这根本不能纳入李逵的考虑范围。他杀性大发的时候,是不会考虑谁是该杀,而谁又是不该杀的;他的杀人,专拣人多的地方,只顾排头砍去。在三打祝家庄时,“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尽了,不留一个。”[2]从作者灵动的笔法,平静的语调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他在替李逵做着遮掩,但是这样鲜血淋漓的现实算是摆在了读者面前,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们或许只能听天由命,而作为“梁山泊第一活佛”的李逵,对忙于在慌乱中奔命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他们命运的主宰者。步军头领的身份,稍生慈念,便有多少性命得以保存,而这尊佛,却是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在请公孙胜下山的过程中,公孙之师罗真人被李逵连道冠带头砍做两半,直砍到颈下。而作者却又以罗真人颇具权威的话语为李逵进行着开脱,“(李逵)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之众作孽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 [3]。为了成就李逵这一形象,作者在他的板斧下不知堆砌了多少颗无辜的头颅,而只有罗真人,平常项上长着头,但在被剁的时候却能化作葫芦,若是那些无辜的百姓皆有如此道行,我宁愿相信罗真人的话语,但是哪个能有呢?

无辜百姓中,妇女儿童我们必须单独提出来说。在以往的任何时代,这一群体大多是处于弱势的,而在李逵的板斧之下,他们又显得是何等的稚嫩,且不说扈太公一门老幼之中的“幼”者,我们单看一个小衙内,看他是如何死在李逵板斧之下的。为赚朱仝落草,年仅四岁的一个小衙内被李逵将头颅劈作两半。再看李逵说词:“小衙内的头须在我头上”,人“被我拿些麻药抹在口里,直驮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 [3]而此刻的小衙内,却已早死在那里,头被劈作两半,我们再看看生前的小衙内,“生的端庄美貌”,在朱仝带他看河灯的那天,他“穿一领绿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须”, [1]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人儿,不知李逵的板斧是怎样砍下去的,作者是掩饰了那一砍,但是从“头被劈作两半”,读者也会领略到李逵的凶残,而李逵这样做,就是为了向宋江尽忠。死在李逵板斧之下的幼童何止小衙内一个,为了表现李逵的忠义,不知有多少个小衙内一样的孩童,被作者轻轻地送到李逵的板斧之下,然后又轻轻的一笔带过,实在让人感到心痛,而此刻却有评论家落下“失笑不已” [3]四字,更是让笔者感到惊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也论李逵形象之恶(2)在线全文阅读。

也论李逵形象之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uanli/12234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