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实施成本管理,应通过科学的控制方法,努力节约费用开支,减少损失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成本管理措施
5.1推行成本费用的预测、决策与预算控制
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作为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中的预算管理单位,每年需逐级上报本单位财务预算。预算的基础来自对本单位成本费用的预测和决策。各机构根据历史成本数据,结合当年工作计划和同行业成本费用实施水平,对本机构成本费用水平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制定当年成本管理目标,并根据预测方案各单位就实现目标做出决策形成当年预算。同时,应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发生成本费用的各个环节上,引进企业的内部预算管理机制,将二级成本费用项目纳入预算管理范畴,实施二级预算管理,使成本费用的范围更明确,管理更加精细化,效果更加明显。
5.2对成本发生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
制度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影响成本支出,需对检测机构的业务和行政运作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产生经济事项的各个成本发生关键点。主要体现在:①流程设计是否简约,包括场所的布置、设备、人员的配给,是否存在重复或无直接效果的资源配置;②是否运用最优化的检测方法,能够实现高质快速低耗。行政业务成本控制关键点在于:①经济事项办理是否有计划性,是否安排适当的资金渠道;②经济事项办理是否遵循规定的开支标准,是否按支配权限办理;③审批环节是否简化,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重复的审批环节。
检测机构应完善岗位分工和授权控制、成本费用的会计核算、成本费用的分析与考核,重点建立完整的收支分析,引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将行业会计制度中未能揭示的成本耗费体现出来,实现收支完全分析。这将有助于提高各机构成本管理的自觉性和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动态调控。
5.3实行与收支结余挂钩的绩效工资制度
激励机制一直是单位内部管理重要内容,为促进成本管理的常态化,通过外在激励机制对成本管理得当的行为进行奖励,无疑将正面引导成本控制行为。绩效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对单位和个人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基础上的奖励性制度,包括成本费用的预算执行率和收支结余状况考核。检测机构成本费用成本管理可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内容体现。
综上所述,在目前财政资金考核仍以预算执行的内容的进度为考核重点的情况下,检验检疫机构应立足于单位自身,深挖内部潜力,务实求真,开拓思路,方可将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检验检疫系统检测机构成本管理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