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决算控制和资金使用过程控制有待加强。预决算作为整个项目评价的依据,如预决算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项目工程造价失控。而目前许多高校新校区基本建设工作中工程物资价格管理混乱、工作量存在误差等问题仍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大多缺少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如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工程付款等,资金使用控制和约束有待加强。
3.内部审计任重道远,有待强化。内部审计作为对高校建设管理工作的再监督,能够帮助高校查找管理漏洞,完善新校区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审计部门,足见其重要性。但作为贯穿整个建设投资活动的审计工作,并不仅仅是成立一个审计部门,制定一些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就能有效实现其作用的。基建项目从决策至竣工决算,期间涉及面广、人多、量大,这就对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极高,目前多数高校审计部门能够做到的多数是防止舞弊行为,通过审计工作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不多,而此项工作能够做到发挥其作用以减少损失、提高效率,故内部审计工作任重道远,有待强化。 (二)高校基建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新校区建设的工程量大、建设期长、项目也繁多,但从学院长期发展来看,高校认为新校区建设只是一项阶段性工程,故多数高校不会招聘专职人员负责新校区建设而是从学院内部抽调人员成立临时的建设部,且多为一个人负责好几个项目,财务工作人员也是学院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兼职,正是因为新校区建设只是学院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故学院也不会因此而增强审计部门队伍建设,如此,人员紧张、任务繁重、会计和审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成了影响高校基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加强高校基建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工作犹如雪中送炭
2009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相比,征求意见稿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等六项变化,其中涉及基建会计的一项重要变化是: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要求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如此以来,今后不但能使高校“大账”数据完整且一目了然,还能使基建接受学院“大账”的监督,在高校接受上级部门年审时,所有的资金使用明细情况都将在审计范围内,包括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如此一来基建会计就会受到学院与上级部门的双重监督,而学院“大账”对基建会计的监督作用则体现在日常每一笔业务中,这种监督作用贯穿了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全过程,年审工作中上级部门能够每年对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寻找解决、弥补方案,以防止跨期长、工程量大的项目在多年后才被发现资金严重浪费、流失等现象。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基建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今后国家政策上允许基建与事业会计合并,即《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所提基建会计纳入“大账”能够施行固然是好,但不论能否合并,高校自身应做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工作包括项目决策控制、预决算控制、资金使用过程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完善工程跟踪审计等,做到从项目开始就实施监督控制成本,如此才能实现对基建会计工作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验收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财务对基建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避免高校财务对于基建财务来说形同虚设。
(三)加强基建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校新校区基建会计工作人员少、任务繁重是目前众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在不影响高校合理人员结构的情况下,高校应鼓励事业财务人员参与基建会计的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基建会计工作人员队伍问题,又不会影响合理的人员结构。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仅仅参与还不够,由于基建会计工作需遵循《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这一制度对于不从事基建会计工作的事业财务工作者来说相对比较陌生,故要做好这项监督管理工作还应提高事业财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此外,提高高校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加大基建项目的审计力度,做到基建过程跟踪审计,也是协助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做好基建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浅析高校基建会计监督(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