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方向、旅游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培养既有宽口径的知识基础,又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而通过工学交替,将每个专业方向与不同业态的旅游企业合作,具体划分为差异化的订单培养班,如高星级酒店班——“万豪班”;经济型酒店班——“汉庭班”;度假型酒店班——“环秀晓筑班”;旅游电子商务班——“同程班”;旅行社经营管理班——“青旅班”等。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计工学交替的具体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企业定制人才,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2.2 差异化的工学交替组织形式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不同方向和岗位群,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通过同企业签订需求订单的方式开展学期分段式、淡旺嵌入式、项目导入式等差异化教学组织形态。
学期分段式主要分布在酒店管理方向和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如酒店管理方向人才培养采用“1.5+0.5+0.5+0.5”的学期分段式,即学生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由系部统一安排到酒店的各个岗位进行整个学期(共计6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校内学习。
淡旺嵌入式主要是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和涉外旅游方向的工学交替形式,根据旅游行业旺季人才需求增加的特点,这两个方向的学生在每年淡季时,在学校进行常规学习和企业的上岗培训,在旅游旺季时,则会安排1~3个月的顶岗实习。
项目引导式作为对以上两种形式的补充,根据旅游企业的一些需求,以真实的企业项目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3.3 构建“内引外延,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3.3.1 引入旅游职业标准,定制课程标准
引入旅游职业标准,定制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标准,通过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对接,以职业的标准发展专业,以职业的标准指导课程建设,以职业的标准培养人才。
3.3.2 引入旅游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定制课证融通的课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