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的作用及其提升途径(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提升政府信用,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
理论上讲,政府守信就要求政府履行其管理社会、保证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等政治、经济责任与义务;而现实中的行政腐败、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官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政府失信行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善治的理念,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增强政府信用意识
善治的基本要素是法制、透明、责任与回应,这就要求优化政府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信用意识,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信的自觉性。务必做到言出有据、言而有信、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水平和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职,避免投机性行为带来的政府失信。行政道德是公务人员起码的行政从业规范准则,公务人员要把守信作为行政道德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和规范,使诚信成为公职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和行政观念。应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强化履职尽责的公仆观,强化勤政廉洁的人生观,做到为官治世求“正”,为民服务求“真”,为公立业求“实”,为人行事求“信”。同时,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推动政府信用文化发展,使其“由人治型行政文化向法治型行政文化转变、由集权型行政文化向参与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封闭型行政文化向开放型行政文化转变、由一般型行政文化向专业型行政文化转变、由管制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全能型行政文化向分化型行政文化转变、由扩张型行政文化向约束型行政文化转变。[7]
2.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推动政府自觉和政府再造,提高政府信用能力
应对政府进行合理定位,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有限政府。政府应履行创造环境,制定政策,监管市场,提供服务的职能,弱化其经济利益主体的角色,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应增强政府的法律观念,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建构法治政府。应实现政务公开,及时发布政府规章、措施和政务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平台,完善决策听证、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增加政务活动的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应简化行政程序,推行电子政务,讲求廉洁高效,强化危机防范与治理,建构有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政府守信的条件是政府既要具有一定的要求能力(制定并执行政策的能力),更要具有相当的支持能力(体制和政策的包容性、回应性和服务性)。应增强政府的自我规约能力,自觉地建立自我规束机制,限定自身行动的权限、程序及领域,提高政府的要求能力。应自觉输入时代信息,转变行政观念,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地发展进步,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另外,应满足社会成员的特定要求,还要包容和支持公民泛化的要求,同时培养公民及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
3.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强化政府的信用行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政府信用的保障,应完善政府信用的实现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完善政府失信的救济机制(国家赔偿)。要完善监督(司法、媒体、社会)和制约机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从行政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形成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优化人事制度,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奖惩依据。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有关执法文书立卷归档。实行重大政策的人大代表表决制度,广泛推行政策制定的听证会制度等等,形成公开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重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减少政府行为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和偏差,还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实行决策受益或受害情况申报或告知制度。如果决策部门的一些公务人员将因这一部门的新决策的出台而受益,那么就要申报,必要时还应回避,不参与决策过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政府信用的作用及其提升途径(3)在线全文阅读。
政府信用的作用及其提升途径(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