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二元户籍制度使寻租活动猖獗。
户籍天然不是商品,但给户籍赋予福利和权利,户籍就真实地产生了价格。在现实生活中,“农转非”在许多地方变成了交易活动,有的地方由政府公开标价,向那些要求进城的人征收城市建设费、增容费;更多的地方实行暗箱操作。那些希望获得城市户籍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由户籍制度所赋予的“命运”,纷纷进行积极的寻租活动,拉关系、向官员行贿等,户籍管制逐渐成了腐败的温床。?
2.3 阻碍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建设?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而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但户籍制度现在已经阻碍了理想社会结构的形成,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启动,阻碍了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的发展。?
陆学艺教授等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指出, 现代社会理想的阶层结构是“橄榄型”的,中间阶层规模较大, 社会资源才能得到较合理的分配,社会也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中国现在的阶层结构还是一个“洋葱头型”的,不把数目巨大的农民转化成市民, 根本不可能实现理想的阶层结构。现代社会应该具备让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奋斗提高社会地位的公正的竞争机制,机会均等,条件公平。而户籍制度的存在使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无法参与竞争,中国社会的上升流动的规模是相对较小的。?
2.4 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劳动力合理配置、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村不能到城市,内地不能到沿海,镇难于到市,小城市难于到大城市,层层设卡。农村素质再高的劳动力也不能进人正式部门工作,不仅形成不了劳动力市场,且造成了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客观形势。我国“农转非”指标一直控制为当地非农业户口的千分之二,计划指标的制定和分配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不利于人口流动特别是人才的合理流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土地要素不能实现城乡统一。
中国的二元土地制度其实很不合理,在城乡严密分割的年代,这种土地制度还勉强维持,但现在经济发展本身已突破了城乡界限,制度却一直跟不上,土地二元制度却仍然存在。市场经济要求要素市场统一,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却一直不能实现城乡统一,必然会阻碍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因此,政府应该放弃当“运动员”,只履行“裁判员”的职责。?
3 户籍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综合上述弊端,户籍制度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户籍制度原本就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项必要的制度配套,它本质上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匹配的。坚持户籍制度只会延缓城市化,延缓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就是延缓现代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要实现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就应避免走弯路,走积极有序的改革道路并最终废户籍制度。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极大的贫富悬殊。在和谐社会的口号声中,中国废除户籍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已无多大异议。从社会正义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也应该改革并废止户籍制度。显而易见,积极的政策改革并最终废除户籍制度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吴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J].改革论坛,2007,(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对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对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