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
组织的变革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变化和再造。“事转企”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更多的与许多繁琐的事务处理联系在一起,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为:(1)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些必要的、常规的程序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部门从繁琐的事务性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战略性的、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为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撑;(2)运用先进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常规的事务工作,提高相关决策的速度和精度,给员工提供及时、一致和高质量的服务;(3)企业职能部门(事业部)组织架构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整合和调整,使之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2.战略性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1)构建具有战略导向的人才选拔体系。通过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明确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特征,继而设计出能够吸引、识别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招聘流程和方法,以确保获取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的人力资源队伍。在招聘、选拔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时,除了要关注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性之外,更要关注应聘者个性持征、价值观、管理理念等与组织的匹配性。
(2)做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人才储备。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就必须采取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瞻策略,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科学预测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深入分析,明确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吸引与开发人才,将人才储备作为企业人才发展的战略问题看待,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人才优势。
3.战略性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1)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实现人力资本增值。为有效缓解因人才流失和人才队伍断层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高层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改变仅重设备和技术改造投资、忽略人力资本投资的做法,从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要求出发,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通过组织、任务和个人三方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开发计划,持续深入地推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实施。
(2)与高校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符合战略要求的未来人才。与高校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培训成本,更能通过统一授课、集中师资的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保证经营理念、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的传授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为此,企业通过与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大中专院校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建立见习基地等方式,积极寻求与高校的合作机会;同时,企业还开展“实习生计划”,在企业内部为学生提供不同岗位的实践机会,并从中选拔、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成为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前进行人才储备。 4.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不同时期以及企业中不同的员工,他们的需求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企业应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激励方式,经常性地开展员工需求调查,把握员工的需求类型及变动趋势,设计满足员工不同层次需求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励方式,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2)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员工的物质性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物质激励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而精神激励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精神激励对鼓舞员工士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多种激励方式,如成就激励、能力激励、事业激励和灵活的福利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5.战略性改善员工管理,将劳动关系管理改变成员工管理
(1)以人为本,建立劳动者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员工是否得到尊重决定了和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及工作的主动性,劳动关系的管理视劳动者为机械的生产工具,从法律的底限规范劳动关系,缺少对员工的沟通、爱护和关爱,而员工管理将员工本身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中,视劳动者为第一资源,从员工价值观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充分授权、工作丰富化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从“劳动契约”转化为“心理契约”,让职工真正体会到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事转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策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