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推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企业、进课堂、进社区、进农家,武装党员头脑,教育人民群众。制定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整合利用各级党校、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等培训资源,构建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党员干部培训网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省里主要抓好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举办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示范班;市州重点抓好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常规培训;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着重抓好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经常性培训。乡镇(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用3?5年时间,对全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骨干轮训一遍。
(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从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市州、县市区直机关优秀干部和乡镇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任用乡镇党委书记不抠学历,不卡年龄。注重从优秀年轻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生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改善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坚持重视基层和“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乡镇党委书记,要及时提拔使用。建立定期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省直部门、单位内设机构任领导职务或到市直部门、单位担任领导班子成员的制度。
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注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拓宽村党支部书记来源,注重从本村现任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生、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鼓励本地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村任职;健全完善选派第一支书制度,加大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党员中选派第一支书的力度。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统筹提高村委会主任和核定职数的其他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逐步解决好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注重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积极推荐提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强化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监督,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述职与民主评议制、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5年内选聘75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建立健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政策。
统筹抓好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积极探索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录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突出抓好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两新”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国企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做好机关党组织书记选配、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加强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科研院所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四)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载体
在按照地域和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行业、产业、协会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设置党组织的模式,在不同层面和群体中及时有效地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的形式。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要求,积极探索“区域党建”新模式,推进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社会组织单元上、党组织建在流动群体的党员中,使党组织覆盖到小区、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以及产业链条。加快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建设,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街道社区、乡村、园区、国有(集体)企业、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相衔接,做到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都及时组建党组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三年规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