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了普法宣传,健全了水资源管理体系,成立的水政监察支队,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出台了《行业用水标准》、《安阳市洹河管理办法》等文件,普及计量设施安装,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对全市主要入河、库、渠排污口进行了调查。市节水办、城市防汛办公室职能划归市水利局管理,全市各县(市)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
对市区地下水源井进行全面普查,有计划地封闭自备井,减少地下水开采,制定了《人工回灌地下水工程试验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回灌地下水研究,做好水资源调配。
4、 水利信息化建设
增建了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地下水观测井、卫星遥测通讯站以及水环境监测中心等,健全了水利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微波通信联通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岳城水库和部分局属单位;建立了防汛信息查询、地理信息、防汛视频会商、城市防汛可视网络测报系统;建立了洹河水文遥测及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初步建成了安阳市国家水文数据库系统;建成了联通全省水利系统的安阳市水利局办公业务网。
5、 其它建设
依托水利行业优势,发展水利经济。积极开展城镇供水、勘测设计、工程监理、水利旅游等多种经营工作,深化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调动了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
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的勘测、设计、监理和咨询四大系列11个专业分别晋升为甲级资质。红旗渠风景区分别被国家旅游局和水利部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彰武南海水库风景区和洹河风景区被评为河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
(三)水利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当前水利面临的形势
“九五”、“*”期间,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防洪除涝、供水保障和水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同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相比,基础仍然薄弱,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面临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二是随着国债资金规模的减少,对水利投资将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水的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我市水利事业要认清形势,克服不利因素,抓住我市加快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促进我市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安阳市水利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方面,有的还十分突出。
(1)水资源紧缺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约为1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22立方米,分别约为全国和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和2/3;亩均水资源量为301立方米,分别约为全国和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1/6和3/4,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为了满足城市生活、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需求,致使地下水严重超采和挤占生态用水,全市形成4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并出现以城镇水源地为中心的中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由于大量挤占了水生态环境水量,致使城市和农村的沟渠要么成了排污沟,要么成了涸河,严重破坏了人们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与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不相称。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市缺水量约3.63亿立方米。由于缺水,进一步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水事纠纷不断发生。
(2)防洪除涝工程标准偏低,安全隐患多。安阳市城市防洪达不到部颁设防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洹河市区段已治理部分仅达50年一遇标准,下游于曹以下段河道没有治理,泄洪能力仍然受限,对市区安全依然构成严重威胁;市区沟渠、洪水河及相关支流未治理。各县(市)县城(市区)防洪标准达不到部颁防洪标准。如金堤河、汤河河道等未治理。面上沟河排涝标准较低,淤积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排涝能力低,极易形成内涝;石门水库、双全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严重,全市60座病险小水库未得到治理,严重威胁下游安全。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尚未启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计划大全市水利事业发展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