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构建宽松留人的工作环境。环境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谐的机关,环境是宽松的、人心是安定的。构建宽松留人的环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其一物质环境良好。主要是办公条件要适应现代化审计工作需要;其二文化氛围浓厚。审计机关内要体现浓烈的文化氛围,开展的活动体现深度的文化熏陶,工作举措有利于增长干部知识、才能;其三外部环境协调。审计工作的开展来自外部因素很多,要使外部环境协调,就要多方面争取上级领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争取被审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切实把握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的途径
构建和谐机关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审计机关的和谐必须结合工作实际,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能力为着力点,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以服务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根本,围绕经济工作中心,突出重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发,抓住财政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社保资金审计五个重点,打好这五张牌。一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打好预算执行审计牌。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改革政策完善和落实为目标,每年突破一个重点,主要审计财税部门、财政专项资金较多的部门及预算外资金、罚没收入较多的部门和单位,查处各级财政财务活动存在的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摸清财政改革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体制上、制度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工作不断深化。二是增强经济监督效力,打好经济责任审计牌。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源头治腐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审前公示审后公告制度,认真做好审计评价,突出审计成果的运用。把审计成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审计成果成为识别、评价、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勤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三是倾力服务“三农”,打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牌。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积极组织和开展对支农扶贫、救灾、国土、水利、农村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专项资金的全程跟踪审计和两年轮审,有效的堵住资金使用漏洞,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提高投资效益,打好投资审计牌。要重点选择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实现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效结合,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揭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建设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宏观政策性建议。五是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打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牌。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重点盯住社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拨付机构,看他有没有挪用,有没有抵债,筹集到位不到位,管理规范不规范,拨付及时不及时,执行社保有关规定严肃不严肃;盯住参保部门,看参保部门对资金的缴纳是否及时足额。
(二)、以“人、法、技”建设为保证,全面提升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服务大局水平。
一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素质。在审计机关,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审计干部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审计干部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构建出和谐的审计机关。提高审计干部素质,重要抓好三个方面:其一加强机关文明创建,打造学习型干部;其二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干部活力,挖掘干部潜力;其三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政治坚定型、思维超前型、理论学习型、业务钻研型、工作创新型、执法公正型、生活律己型、人才复合型“八型”干部。二是以法治审,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要在《审计法》的框架内,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的基础上,实行审计项目终身负责制,保证公正执法。三是以技相长,积极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在推行行之有效的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不断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要整合审计力量,解决审计任务日趋繁重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审计内设机构相对固定与审计由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综合性审计发展的矛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机关(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