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第一次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我理解有以下几点:
一、胡总书记在这个时候提出荣辱观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们实行经济体制的转轨,通过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通过效率优先,解决了困扰我国几千年的吃饭问题,使各种商品均走上了“卖方市场”,物质达到了令人瞋目的丰富程度,老百姓的腰包也不同程度地鼓起来。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那就是社会公平注重不够。这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政府宏观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虽然,这只有形的手能够通过税收、法律、利率等手段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其缺陷,除了对效率的干扰外,对我们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甚微,我这里主要指的是道德建设。
当前,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世风日下,人情冷漠。尤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最需要培养的诚信在我们的社会中却严重缺失。此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的民族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之中,经济腾飞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然而,我们的社会发展却显得像一个跛脚的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强国之梦就会如同见在沙丘上的大厦,迟早会如前苏联一样轰然坍塌。
二、有破有立,道德建设才能真正有希望
文化有其传承性。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态度问题。正如李大钊所说,新旧两种文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之间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推演的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
那么该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我想就是坚持有破有立。我的思想基础是:
(一)传统文化的优秀性。
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就是现在的人,也未见的那够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精神财富。比如孟子说,当一个国家不仁义的时候,持有正义的一国就可以高举正义之旗,前去讨伐,这一论点同现在国际上那种“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再比如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入侵时所积淀出的精忠报国精神,与现在提倡的荣辱观也有一脉相承之处。
(二)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农轻商,过分仰仗仕官阶层,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业文化,缺乏产权意识和诚信意识。皇帝讲究的是分封诸侯,家庭讲究分家单过,因此中国人很难出现那种巨型的跨国超大型企业,靠股份这种形式把分散的资产联合起来在中国则变得更加艰难,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摈弃的。
(三)传承文化的方式就是有破有立, 扬弃基础上的传承。
仔细品味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多数内容都是对几千年中国文明中精粹的提炼和总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传承性;然而,诸如诚信、遵纪守法,又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刑代法”,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体系,人们无法可依,有法也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诚信观念十分淡薄,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实乃恰逢其时。是扬弃历史文化、建设新的价值体系的一项创举性工程。
三、新的荣辱观,也是对世界文明瑰宝的继承和发扬。
新的荣辱观,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也是对世界文明瑰宝的认可和继承。诚信观、遵纪守法、乐于助人这些理念也是全世界闻名国家的普适价值观。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科技进步、经济发达,很重要的是其宗教文化中的“敬畏观”早已深入人心。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对神明的敬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在文革中又被砸烂和存毁殆尽,新的道德体系又未及时得到建立,导致人们道德观念的混乱和灭失,因此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还要遍采他山之石。要尊重和引进世界普适价值观,只有博采众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我们的大国和强国地位才能逐步巩固,最终才能赢得世界各国普遍的尊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线全文阅读。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huibao/xinde/537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