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非常棘手、非常困难、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取得实实在在进展的一个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达了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心。
产能过剩的旧有矛盾尚未解决,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新问题已经凸现出来。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新兴产业不仅是未来发展新的动力,其中也蕴含着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世界经济发展新“游戏规则”陷阱,一旦没有及时跟进,不仅机会尽失,而且会陷入被动局面。“这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又要着眼长远,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
我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刚超过1。5%,欧美国家一般为2。5%至3%。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启动萌芽状态,要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挑战五:保障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2010年,你最希望政府解决哪些民生大事?”新华网在岁末年初推出的网上调查显示,“遏制高房价”、“维持物价稳定”、“涨工资”、“降低医疗费”、“保障教育公平”名列前茅。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解决民生问题被党和政府列为头等大事,成效明显。但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事业建设长期滞后,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未有穷期。
医改方向明确,效果尚待检验。酝酿多年的新医改方案在2009年上半年隆重登场。人们为政府解决看病贵的努力和决心叫好,也对良好效果充满期待。“大家最担心的是药价没降下来,诊疗费反倒提高了。新医改方案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要彻底解决‘看病贵’难题,还要看制度能否进一步完善。”北京退休工人凌云说。
房价调控密集出台,能否抑制投机还需观察。2009年“过山车”一样的房价让百姓平添困惑,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的迹象同样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去年底国家推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四大举措,人们期盼,一个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保就业。2010年维持就业率的稳定依然不容乐观。“对63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今年是艰难的一年,社会所能提供的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特别是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偏少,形势严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分析。
推进教育改革,难点仍需破解。中学校长推荐制、高分退档、扩大自主招生比例……去年,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作了一些有益尝试。“但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春风说。特别是万众瞩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今年将启动实施,人们期待它成为一个群众满意、符合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大计。
百姓所呼,政府所应。一系列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将逐步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造福人民群众。
挑战六:推进改革需努力攻坚克难
2009年岁末,亲身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的50位国内经济学家,在一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问卷调查中,选择的前五位都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扭曲资源配置、消费需求不足、权力缺乏监督、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共同的词汇和一个必然的选择——改革。
“如果就危机中出现的问题谈问题,采取的措施是短期的。要根本上解决问题,靠体制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说,既要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又要通过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可以说,经历了31年历程的渐进式改革,如今已经步入深水区。容易操作的、容易达成共识的改革多已完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益多元复杂的利益格局下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心得体会迎2010全国两会召开个人心得体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