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今后五年创新我省妇女的几点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们的思考,感到在制定今后5年妇女工作规划时,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突出基层基础工作,筑牢坚实的工作基础
一是着力解决乡镇妇联的工作经费问题。争取省委在将下发的关于加强工青妇工作的文件中,推广桃源县的做法,明确将乡镇妇联的工作经费纳入县级妇联的财政预算,由县级妇联根据各乡镇情况下拨到乡镇妇联。二是加强对村级妇代会主任的业务培训、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现在在职的村级妇代会主任的工资,不论是来自哪个渠道,大多已得到解决,但妇代会工作缺乏指导性文件和资料,缺乏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必要的考核督导,所以很多地方的基层妇代会主任岗位形同虚设,因此,有必要为基础妇代会提供一本妇女工作指导手册,同时加强培训和考核。三是为基层妇联干部排忧解难。首先是解决乡镇妇联主席使用行政编制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工作多年的乡镇妇联主席享受上一个职务的待遇问题;再次是着力解决工作多年离任村妇代会主任的生活补贴,在任妇代会主任与其他“村主干”同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问题。只有把这些基础基层的问题解决好了,基层才有人干事,有积极性干事,有能力干事。在工作方法上,要更加注重运用游说的方法,通过适时多点的游说来进行政策倡导,促进从政策层面解决这些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妇联工作品牌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决策的深入实施,政府职能正在逐步回归,释放出巨大的社会空间,为妇联参与妇女儿童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可能和空间。各级妇联要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工作服务化、服务职能化”的工作理念,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市场所缺、妇联所能”为工作定位原则,对传统的妇联工作进行重新梳理,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围绕社会建设,精心设计并主动承接由政府委托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把妇联办成公共服务的社团组织,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妇女群众,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妇联组织要根据以上工作定位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到社会建设上来。要发挥各地的积极性,根据当地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市场所缺、妇联所能的具体情况,把关注妇女儿童民生、促进家庭和谐、加强妇女素质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设计本地的主打工作,不求千篇一律,不需面面俱到,量力而行,抓几件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又确实是妇联主打的工作,打造本地妇女工作地品牌。
在获取资源上,妇联要善于运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手争取政府,一手抓社会资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争取政府资源方面,要紧盯政府职能转变释放出的社会空间,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过程中,抢占先机,通过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立项,尽可能多地争取政府资源;要善于借用外脑,借助金典策划和媒体,通过开展社会活动来为妇联组织汇集社会资源,为打造品牌畅通资源渠道。
(三)突出组织建设,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国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团体,党要依靠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妇女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群众团体的政治性所决定的。因此,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对妇联组织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妇女群体也呈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单一垂直的妇联组织架构已不能适应开放的现代社会。新修改妇联《章程》规定,妇联组织“实行地方组织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制度”,这一组织架构设计明确了新形势下妇联组织要在发展传统妇女组织的同时,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大力吸纳各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民间妇女团体,构建社会性更强、开放度更高、运作模式更为灵活的妇联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真正实现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广覆盖。各级妇联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络,把游离在妇联组织之外的各类民间妇女团体都吸纳到组织之中来,无论是妇女代表大会,还是执委会都应该有民间妇女团体的代表,以有效地通过妇女组织把党的主张贯彻到各个阶层的妇女群众中;要加强对基层妇女工作干部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活跃基层妇女组织;要广泛联系女党代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把她们培养成妇联组织的代言人;要调整妇联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根据新时期妇联组织新任务,适当调整内部结构和各部室的业务范围,使机构配置与新时期任务更加相匹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我市妇女工作调研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