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情况报告
县人大:
我县自2005年1月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一年来,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的艰苦努力和扎实工作,有力的促进了全县新农合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可喜成绩。现将我县一年来实施新农合制度的情况做一简要报告,请审议。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
经验一:党政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县委、县府严格遵循“党委领导、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原则,把新农合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的重大举措和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严格管理,不断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强力狠抓落实。主要从健全组织、业务经办、宣传发动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健全管理机构。县上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县府分管领导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副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乡(镇)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为副组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先后制定了《中共南江县委、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共南江县委办公室、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和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电视电话会”,全面安排布置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参合对象、基金筹集使用与管理、工作要求和实施步骤等进行详细规划部署,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强力推进,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实施。全县上下做到领导亲自抓,经办机构扎实办,活动有经费,办事有人员,工作有目标,效果有保障。
(二)成立经办机构。县上设立合作医疗服务中心,按副科级事业单位配备,挂靠县卫生局,核定8个编制,中心主任按正科级配备,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聘,并将经办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乡镇设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合作医疗服务工作,全县核编122个,工作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三)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资料、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政策宣传,有针对性地解难释疑,广泛动员农民自愿参合。在召开动员大会和广播电视大会时,组织全县40多万名干部群众收看电视直播。充分依靠农村基层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两支队伍,分片定人、分线定责,层层召开党员会、群众大会和户长会,逐项对比算账,面对面宣传引导。同时,结合先教活动和贯彻落实家宝总理视察巴中、南江重要指示精神,在县级机关抽调专门人员,分十多个“大蓬车”政策宣讲团和工作组,深入农家院户,广泛宣传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惠农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005年,全县参合农民455568人,占农业人口513593人的84.69%。自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31日,全县参合农民报账补偿559.66万元,其中门诊报账补偿206.03万元,住院报账补偿353.63万元,其中获报账补偿1万元有7人。
经验二:资金筹集迅速,基金管理到位。
按照中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求,至目前,我县2006年参合农民已达43万多人,农民筹资430多万元。按政策,各级配套资金应为:中央财政按人平20元计应补助近900万元,省按人平9.5元计应补助近410万元。市、县财政按人平5.5元计应补助近237万元。几项合计应为:1977万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汇报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情况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