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主动承担起协调其他部门加大检查《证书》使用力度工作的责任,通过与技术监督、银行、物价、人事、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逐个协调,使普遍性的文件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操作工作中去,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明确了《证书》是真正证明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身份的唯一合法凭证。通过协调,事业单位在办理刻制公章、开立银行基本账户及账户年检、领购税务发票、办理税务登记年检、购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申办收费项目及标准、办理收费许可证及其他价格事务、办理人事调动、办理单位机构代码证等业务时都要求出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地提高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率,同时也提高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年检的主动积极性。
四、工作机制要由重登记转向登记管理并重
登记管理机关作为编委办下属的事业单位,各县市基本上都是一套人马在运转,都存在着人手少、登记任务重的困难,完成登记的任务就已十分繁重,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抓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服务和管理工作呢?
一是要建立标准、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登记档案是记录事业单位机构历次变动、法人变更、职能配置、运行状况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查阅档案,就可以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单位,缩小重点监督检查范围,提高抽查效果。二是要督促事业单位建立信用制度。通过检查事业单位依法纳税情况、合同履行情况、社会投诉情况和受表彰奖励等情况,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好的信用制度,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信用,约束其市场活动,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三是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通过与财政、审计等部门及其主管局的协调配合,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与机构编制管理审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把管理寓于登记之中,把监督贯穿于管理全过程,进一步深化了登记管理内涵,有效地强化了监督管理手段。
五、以登记为契机,整顿和规范事业单位队伍
对事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的过程。几年的登记管理工作中,对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模过小、业务消失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撤消或归并,以提高其规模效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将那些由市场配置资源,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进行剥离,改制为企业或直接进入企业。如我市的广播电视局下属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从事生产赢利经营活动,但单位性质和全部工作人员侍遇都长期按事业单位对待,在这次事业单位登记清理中我们配合主管局对该单位进行剥离,直接改制为企业单位。对事业单位之间业务范围不清,职能交错的现象予以了规范,如:市防疫站、妇幼保健院、计生指导站这3个单位的业务有相近和相同之处,多年对各自部门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识不清,职责不分,甚至出现“抢饭吃”的现象;好干的,有利的,有钱收的业务都抢着干;无利可图的没人干;不仅使单位和单位之间纠纷四起,矛盾上升,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卫生防疫保健工作的正常发展。在这次法人登记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首先要求他们部门认真学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须知》,认清职能,严格按管理须知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登记和开展业务工作,解决了多年来不必要的纠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管理将彻底地由过去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改为以登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要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主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结构合理、机制健全的市场运行主体,我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远,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登记而登记,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监督好、服务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汇报材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