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总量翻一番,建成生态县级市”的目标,站在规划和建设部门的角度,就我县三年建成县级市,谈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分析我县撤县建市的有利因素和不足
首先,我县已经具备建立县级市的基本条件。根据国务院1993年公布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我县符合二类建市标准,即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至四百人。目前,我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320人,县城常住非农业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已经接近标准。县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为100%,道路铺装率100%,县城区排水系统较完善,污水处理厂今年年底将峻工并正式投入运行。另外,经济发展总量、地方财政收入也正在接近标准。
其次,我县境内即将开工上马的亭子电站、兰渝铁路、兰渝高速、苍溪航电等重大工程,将加速推动我县建市进程,带来我县新的发展机遇,使我县人气大增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无论是城镇人口,经济总量,还是经济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我县建市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第三,我县工业也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经济结构比例,而且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有力地支撑。
当然,我们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客观冷静地看清存在的不足。我县城镇化率低,不足20%,而全国是43.05%,全省是33%。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优势不明显,城市发展支撑乏力;城市建设受地理条件限制明显,建设用地紧张,建设成本高,区位劣势等。以上这些因素,给我们的建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坚定目标、扎实推进,努力做好每项具体工作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以及广元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经确定,要把苍溪县县城作为县域中心城市和广元市二级城市来发展。三年内力争苍溪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目标既已经确定,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扎实推进。
1、继续拉大城市骨架。一是依托项目加快城市发展。依托航电工程和亭子口电站营区建设,加快肖家坝小区发展;依托亭子口移民区和苍溪二桥建设,加快江南城区发展;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武当小区发展;依托兰渝铁路上马建设机会启动文焕片区建设。二是优化规划,合理调整用地布局。提升项目对城市规模扩张的拉动作用。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启动肖家坝小区开发二期工程,亭子口营区、星级宾馆,滨江路防洪堤苍中校至石板河段,建立肖家坝高新科技园区,江南移民安置小区和回乡创业园区,嘉陵江二桥等项目。三是依托川北旅游环线和红军渡、梨博园等旅游项目的建设,促进县城功能完善和规模扩张。
2、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要把抓城市外延扩大和城市内涵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抓提升城市品位,我认为重点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绿化”。一个城市美不美,我认为主要看两点,白天看绿化,夜晚看灯光。现在,我们县城除滨江路这张明片外,其余地段还非常缺乏可看的景观。因此,我们要加快以绿化为主的景观建设,在人行道上做文章,在十字路口和一些小块空地上做文章,在一些建筑小区内做文章,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的绿化指标,尽快在城区形成多景点、多层次的绿化景观;二是“美化”。新建建筑物在布局、风貌、色彩上要从美的角度严格审查、把关,力争一幢建筑就是一个景观,大体量的建筑要体现雄伟,小体量的建筑要体现精致;过去已经陈旧的建筑,其建筑风格、外观色彩不协调的,特别是一些重要接点上的建筑要逐步对其外观进行美化。老城区的空中“蜘蛛网”要尽快规范,能下地的要下地,不能下地的要按规范设置,要做好现有人行道和接点景观的改造和建设,规范广告、店牌;三是“净化”。加快环境设施建设,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力度,特别要重视小区、背巷、城郊结合部的清洁卫生;四是“亮化”。要让大街小巷亮起来,要搞好城市光亮工程,让城市的夜景美起来。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尽快开通城市公交车,完善体育场、电影院,启动会展中心等服务项目,合理布局公厕等公益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汇报材料三年建市 建设工作怎么办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