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强建筑渣土处置统筹。督促建设单位、工程回填单位、土地权属单位建立建筑渣土处置信息共享机制,回填工程基坑、矿坑修复、土地或地形整治需要接纳渣土的,应向建筑渣土处置主管部门提供信息,xx城区各区辖区范围内由各区建筑渣土处置主管部门统筹调度,需跨区处置的由市级主管部门实施调度。
三、开展建筑渣土监管专项整治
(一)强化联合执法。依托建筑渣土监管平台,采取智能化监管为主、人工监管为辅的执法方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监督管理的突出问题,开展源头排放、运输路线和处置场地执法监督,重点查处渣车冒装撒漏、车身脏乱、违规倾倒、违法超速、尾气排放超标及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加强联合执法组织协调,有效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确保联合执法取得实效。
(二)落实整治要求。以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治理为重点,以智能化监管为手段,采取“智能监管+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城市管理、公安、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从源头排放、运输到处置的专项整治。未建成监管平台的区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用RFID复合智能终端采集图像、视频和轨迹等信息,对施工工地和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渣车开展专项整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区两级建筑渣土全过程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研究加强和规范监管的对策和措施。各级城市管理、公安、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有效,构建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xx城区以外区县(自治县)政府(管委会)参照本方案,组织开展辖区建筑渣土全过程监管工作。
(二)建立健全机制。建立建筑渣土运输信息共享机制,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建筑渣土相关行政许可信息和运输企业名录;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等部门应督促建设、施工单位向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提供需处置建筑垃圾工地台账、建筑垃圾产生量、施工许可信息;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相关执法信息,确保建筑渣土运输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严格考核评价。定期对市级相关部门和xx城区各区政府、管委会开展工作效果评估,评估结果纳入相关目标考核。xx城区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也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评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城区建筑渣土全过程监管工作实施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