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的加以宏扬。
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让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在世界文明的淘洗中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五】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然而,当改革的大门敞开后,精华与糟粕同进,一股以反传统为“时髦”的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兴起,伦理道德滑坡。近来听说x有一位律师建议:“为孝道立法,并提出公务员录用以孝为先:招收、聘用、晋升公务员、领导干部,必须审查其孝敬、赡养父母的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审查其品行是否端正的第一前提。”不知大家听了这一建议有何感想,反正我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甚至感到悲哀。如果一个当官的需要以孝不孝作前提,那么他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呢?如果连像“孝”这样的道德规范也要通过立法“保护”,“强制执行”,那么我们民族的道德底线又在哪里呢?
我这样说并不是在指责这位律师,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我想这位律师不会凭空想出这么一条建议的,一定是某种现象刺激了他,那么是什么呢?不说,大家也能想得到吧。
我想,国民的道德滑坡是要从“根”上找“药方”的。那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传承美德教育要从孩子们抓起。
实践证明,把握常规教育、实施系列教育、注重典型教育是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乞丐
一夜间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记者来采访这名幸运儿:“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会方便一些。”……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有人说,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细想这句话十分有理。使行为规范成为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小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尚不成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根本性的指南。如何让这些略显生硬的规范条文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共鸣,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创编《常规儿歌》的倡议。要求各班在普遍学习《常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班情抓住《常规》的精华和主体,创编班级的《常规儿歌》。学校为之搭建平台,进行展示。后期对《常规儿歌》的相关内容进行抽查,促进落实。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创编《常规》节目的活动。各班也是在充分学习《常规》的基础上进行节目的创编活动。我们提出的创编口号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实效。学生们创编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小品、朗诵、三句半、合唱、舞蹈、相声等。同学们在表演来自于自己的节目的过程中践行了道德行为,实现了行为规范由外化转为内化的目标。
实践证明,创编的方式生动活泼,比起生硬的背诵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且有实效,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有了内化的行为规范,再辅之以常规的检查评比,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传统美德教育也在悄然中进行了。
二、实施系列教育——加强文明礼仪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关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行为。
为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我校开展了“务实小学文明礼仪小标兵”的系列活动。之所以称之为“系列”,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项活动仅仅作为一项评选工作,而是按照“知情意行”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首先,利用校会时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其中涉及到的有“师生礼仪”、“同学礼仪”、“校园文明”、“孝敬父母”等,使学生了解了日常礼仪。在讲座的期间穿插的班会课上,通过讨论、再学习等方法巩固了学生对讲座的理解,达到“知礼仪”的目的。
然后,结合“2014x奥运”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以“迎奥运,争做文明小使者”为主题的征文、讲故事、演讲、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的活动。虽然活动众多,然而参加率仍然到不了100﹪,总有一些同学愿意展示自己,也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表现。故而,我们要求讲故事、演讲的选手要先在班级内选拔,再进行校级比赛,比赛的优胜者面向全校同学汇报。而手抄报则要班内每位同学都进行材料的搜集工作,再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成一开大图画纸的规格。这样,无论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天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文明礼仪”,使得“文明礼仪”深入学生心灵。
最后,在学期末开展本学期的“文明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我们规定,参评的候选人一定是未曾获得过此称号的同学。以此给学生一个暗示
——只要讲文明礼仪,就有被评为“小标兵”的机会。给全体学生,特别是在行为上不大能约束自己的学生以希望。使他们在看到自己存在着差距的同时,不失去信心。至今,我校已评选了两届文明礼仪小标兵,他们的照片张贴在学校的橱窗上,起到了榜样激励作用。这项评选工作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从一项工作入手,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才能杜绝“雨过地皮湿”的现象,才能真正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让学生从中受益,才能更加有益于学校的发展。传统美德教育就在这系列活动中扎实开展,蓬勃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个人心得体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