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网络软件(应用)系统及实现
2.2.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选择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0Server是一个功能强大、多用途的网络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易管理性、灵活性及网络通信服务。
2.2.2WWW信息发布系统
WWW信息发布服务器选用IIS软件或APACHE,WWW信息网页制作采用dreamweaver软件。网络采用超级链接技术将各种类型的信息(图像、文本、声音等)进行集成,在此基础上WWW提供了图形界面式的快速信息查找,并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与Internet上的其它服务器对接。
2.2.3数据库系统
管理数据库系统选用ORACLE数据库或者SQLServer数据库,前台开发采用ASP、CGI、PHP、java等编程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数据库发布、查询系统采用Intranet/Internet方式。
2.2.4电子邮件服务系统
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使用MSExchange或NetscapeMessageServer。用于传递文字、报表、语音及图像信息。
2.2.5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提供FTP功能。FTP即文件传输协议,用于管理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交换。
2.3建设内容
2.3.1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加快农业信息传递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市农业信息体系要力争经过1~2年的建设,在全市形成“纵横交错”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a.在纵向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力争做到“上联省部、下联县乡”。首先搞好市级网络建设,在市科技局组建小型局域网(已建立),在主服务器上对网页进行维护与更新,并与省科技厅实现连接,以实现与省联网,并在基础上,逐步建成一级网络平台,县区级也要建立相应的二级平台,组建局域网,乡级要有自己的网络终端,市、县、乡通过DDN专线或(ISDN)联网,形成一个以市级信息分析、预测为主体,以县级信息采集、发布为基础,以乡级信息为先导的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市、县(区)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特别是在硬件建设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的硬件设备是构成网络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客户机、调制解调器、电缆系统设备,保证网络的顺畅高效运转。
b.在横向上,通过市科技信息中心与农口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大市场、专业(种养)大户实现联网,力求及时反馈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形成一个综合、立体、高效率的农业信息体系,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机构要立足自身特点,宣传本地特色农业,引导、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我市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c.邻间局域网络建设范围
Ⅰ.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畜牧、农机、水利、林业、粮食、烟草、供销、棉花、气象、农科所、乡镇企业局等互联网络的建设与接入方法。
Ⅱ.各县(市)区科技部门的网站建设。
Ⅲ.农业科技园区的网站建设。
Ⅳ.重点特色乡镇网站建设。
Ⅴ.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网站建设。
2.3.2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采集、整合体系
农业信息采集体系主要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主体,定时、定点采集有关数据,把真正代表我市农情的科学数据收集上来,为各级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建设市级农业数据库,重点建设完善农产品供求、菜篮子价格、实用技术、农村经济、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农情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库,全方位为我市农业生产搞好服务。二是使信息采集不断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调研,摸清各种用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状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整合,搞好信息的采集、传输与整合,为服务不同层次的信息发布打好坚实的基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方案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