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
12、整合校内资源,加强统筹和指导,形成规范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以民族精神培育为主线,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文化和高雅艺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共建文化基地,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形成校内外文化良性互动机制,发挥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辐射源作用。
13、根据校园季节时令,引导学生设计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主题活动,搞好大学生科技节,青年文化艺术节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广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14、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使学生在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了解国外文化,较为全面地认知人类文明发展史,以“好书大家读”活动为载体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15、加强大学生的爱校教育,把每年4月作为大学生爱校活动月。在爱校活动月中,组织全校同学开展讲校史、谈校训、访校友、爱校园为主题的爱校活动。
16、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在校园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校园内建设健康向上、审美价值高的文化艺术景点,努力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
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7、加强以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研究生工作助理、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着力建设好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优秀毕业研究生选留。为保证专职辅导员的质量和数量,每年选留流动专职辅导员原则上20人。兼职辅导员从研究生中选配,兼职辅导员按照每3名折合为1名专职辅导员核算。
18、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坚持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为主,建立轮训制度和主题培训制度,增强研究生工作助理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有计划地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建立学生工作的科研立项制度,鼓励学生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
19、完善研究生工作助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要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实行优秀学生工作者破格提拔使用和不称职者末位淘汰制度。
八、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20、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保障机制,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并落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所和设施。
21、整合校内报纸、电视台、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宣传教育资源,开辟专题栏目,推广典型经验,营造浓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论氛围。
22、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建设良好育人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方案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