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让新时期***人刻骨铭心的是,**带领修107队升深2井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亮出了他们“修井铁军”的勇者之剑。
1996年投产的升深2井是一口王牌高产气井,但因套管腐蚀导致井场周围漏气,一旦引爆,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2004年,***油田领导经过缜密研究,决定把这口井进行水泥封堵,永久消除事故隐患。联系了几家国内施工单位,家家都不敢尝试。最后,公司决定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修107队来啃。
油田人都知道,封堵升深2井,风险之大、难度之大、工艺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压井、打捞和最终封堵,都存在诸多变数,一旦井口失控,周边群众、设备以及环境都将面临灾难性后果。
施工前,周边群众都进行了疏散,投亲的投亲,搬家的搬家,就连鸡、鸭、鹅、狗都卖掉了。组织上给队里每名员工都购买了人身伤害保险,队里工作了两年的农民合同工连当月工资都不要就辞职不干了……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全队每个人心头。
接到任务后,**深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他想:“我就是干修井的,我不上谁上!”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向上级领导拍胸脯道:“请领导放心,我们决不会掉链子,拼命也要拿下这口井!”
同时,**带领全队30名员工立下了军令状,并第一个在军令状上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着,队书记、副队长、共产党员……全队员工没有一个退却,没有一个掉队,都在军令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修107队以喇13-2736报废井为模拟演练现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每天不少于两次的防井喷、防火救援、防有毒气体中毒、井架逃生以及人员救护等紧急情况的安全演练。7月的天气,骄阳似火。为了增强体力,**同大家一样,每天穿着严实的隔热火服,从演练现场跑步到修井一大队,累得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由于长时间穿工靴,他的脚气犯了,脚趾肿得像水萝卜,最后鞋都穿不进去,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2004年7月28日,放喷点火降压开始了,油田公司领导坐镇现场指挥。当放喷闸门开启时,四、五十米长的火柱冲天而起,近百米的范围内都能感觉到灼人的热度。巨大的气压顶得闸门发出嘶嘶尖叫,让人不寒而栗。**沉着地在现场检查一道道闸门、一个个危险关口……几天过后,井内压力开始下降,**心里的压力却更大了,因为更艰巨的考验和更大的潜在危险还在等着他们。
8月6日8时40分,压裂车组的轰鸣声,让本来在紧张气氛笼罩下的安达市升平镇拥护村,陡然透不过气来,压井开始了……紧接着是卸井口、安装井控。内行人都知道,这是最危险的一道工序,相当于拆除重磅炸弹的引信,一旦失控,地下的“气老虎”窜出,犹如火山喷发,井场周围将瞬间化为乌有……油田公司领导制定了详细的预案,并同井下作业分公司干部、技术人员时刻盯在现场;消防车、救护车、警务巡逻车、消防官兵严阵以待;全队所有员工都临战待命……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时间就是生命,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按常规,卸井口、装井控需要两个半小时以上,现场总指挥要求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成。在这性命悠关的时刻,**果断地让其他员工撤离,他自己和队书记、副队长、两名班长这5名共产党员组成突击小组,登上井口执行操作……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领导和同志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上百人的现场鸦雀无声。
由于**他们平时演练到位,现场沉着冷静,整个过程没有一道多余工序,和谐得就如同一个人操作,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操作,比平时演练缩短了一个多小时。
现场进行指导的专家看到此情此景感动得流下热泪。他们握着**和他队友们的手说:“现场就像战场一样让人心颤,你们真不愧是***的铁军!”
2005年3月,修107队被评为***油田公司“功勋集体”。
如今,**把目光放在了修107队的长远发展上,攒着劲儿要走出国门修井,为企业创外汇,到海外把修井“铁军”的信誉打出来。他说:“修107队的设备、技术、管理、队伍作风及资质都已具备,我们时刻等待着那一天,把红旗插到海外市场上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事迹材料油田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