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中发[2002]12号文件下发后,我县及时召开了进一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会议,成立了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的通知》、《阳新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关于搭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是免费发放优惠证。我县按照中发[2002]12号文件精神,组织专班对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它失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按照“应发尽发,必发快发”的原则,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333本。
二是落实扶持政策。有10866人通过再就业扶持政策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协同有关部门减免税费420万元,通过税费减免政策实现了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382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万元,有3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自主创业并带动266人再就业;对21家商贸服务型企业和1家主辅分离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239万元,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174人。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我县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不低于本级财政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1—1.5%,共预算安排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592万元,直接用于就业再就业工作。还从财政拿出900万元,用于再就业援助和企业改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我县大力开发从事街道环卫、社区保洁、园林绿化、配送快递、医疗守护等服务性社区就业岗位2910个,帮助38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502个,帮助300名“4050”人员和202户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中的至少1人实现了再就业。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再就业
由于多数打工者缺乏技能,在外靠吃“青春体力饭”,不仅择业的机会少、收入低,而且工作无固定,有时连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把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抓到底。
一是重组教育培训网络。逐步建立起了以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以黄石一技校、阳新电大为依托,以民办培训机构和乡镇培训网点为补充的三级就业培训网络。2005年末,全县有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发展到11家,常年任课的教师增至260人,年均在校学生达到3000人。
二是实施“三大培训就业”工程。我们采取自办、合办、联办等多种办学形式和短训、长训等教学方法,通过免收或减收培训费等政策鼓励,积极实施“三大培训就业”工程。 “技能就业培训”工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组织培训后由劳动部门推荐就业。“阳光培训”工程。由劳动、农业等部门牵头,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认定的县电大、黄石一技校、01电脑和亿达电脑学校四个培训基地承办,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以代金券的形式对农民培训费用予以直补。“扶贫培训”工程。由扶贫办牵头,重点对农村“零转移”农户进行帮扶,确保每户至少培训1人,外出就业1人。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600人,有4200人实现了异地就业(其中帮扶247户“零转移”农户外出就业262人),3400人就地就近从事农业深度开发就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再就业培训6800人,70%的学员实现了再就业。
三是发展订单定向培训。我们先后与台资广东中山宝元鞋厂等10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校合作”关系,每年按用工单位提供的用人标准实施培训计划,毕业后安排学员到委托培训的企业就业。三年来全县累计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00期,培训劳动力3.6万人次,其中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20期68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170期7600人;举办创业培训班10期420人。全县先后有6200人通过技术培训实现了异地就业,5800人就地就近从事农业深度开发就业,280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劳动保障局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保障局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