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商所”创建积极倡导电子政务及其综合运用,确定了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的办公方式,主要看重的是它对于行政效能的提高作用,电子政务将为政府提供更多的公众服务创新模式,并且大大降低公众获得服务的成本。其创建本身反应了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工作思路上将更多地借鉴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管理环境、目标管理、战略规划等新公共管理和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效率优先、重视层级、成本和效率三大因素,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政府运作资源,优化政府行政结构,增强政府的行政绩效和行政能力。随着省局数字化工商所考核组考核的完成,瑞安安阳工商所为期一年多的数字化工商所创建工作也告一段落,笔者有幸作为直接参与者,感受颇深。在此,把自己的所感所受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期希望能对其他兄弟所队在今后的创建过程中能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数字化工商所的认识
建立一个以数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将覆盖工商职能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市场监管信息、行政执法信息数字化用于计算机运行,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信息,提高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建立信息共享,工作透明,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新型工商所,即数字化工商所。
二、工作目标
笔者认为,创建数字化工商所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从实效出发,按照浙江省工商局数字化验收标准,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创新运作机制,更新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走科技加管理的监管模式,实现对内对外的双重管理效能的提升。笔者所在单位主要通过实现“四化”即登记监管网络化、日常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绩效考核数字化来稳步推进工商监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工商监管事业的发展。
1、登记监管网络化。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网上采集、流转,信息资源电脑存储、处理、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评价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2、日常办公自动化。依托计算机技术管理手段,实现办公电子化管理,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电子政务、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传递实时化、无纸化,考勤、学习、会议等日常管理电脑记载;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工作总结网上流转、发布,内部监管在线化;工作进度、工作日记、工作去向电脑记载,如通过指标进度、业务抽查,及时掌握全所的工作进度,有利于抓住工作重点,体现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绩效管理公开化;最终将办公信息载体从传统的纸介质方式转变为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收发文稿、文件阅办等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3、信息资源共享化。通过网络系统,基本实现了对各业务线工作成效和市局各科室信息资源的共享。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情况、奖惩记录、信用等级等数据信息均可网上访问和查询;各类规定、文件资料可在网上浏览;对每位干部的工作情况如巡查结果,案件处理等等可在网上了解。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网上存储、采集、浏览,实现资源共享。
4、绩效考核数字化。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流程,依托与之配套的科学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绩效考核的数字化。
三、创建前提
(一)加快硬件和网络建设,为数字化工商所提供物质基础。
1、加强电脑配置。电脑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电脑配置至少要达到100%,最好是120%,因为其中在会议室和电子阅览室还需另外配置。这样才能把数字化工商的概念、运作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
2、重视网络建设。数字工商必须有高速连通的局域网来实现信息共享、政务流转、资源整合,每台电脑都是网络用户,每个干部都是网络成员,从而形成数字工商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创建数字化工商所经验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