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根本目的是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起来,切实发挥作用。几年来,我们始终抓住把如何让选派的大学生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先后下发了《关于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县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工作的补充意见》和《×县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工作的管理办法》等三个政策性文件,对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工作后的工资待遇、人事关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待遇方面,我们对工资提出六种开支渠道,即由所在单位全额承担;由原工作单位开基本工资,所在村给予适当补贴;工资由原单位和所在村各承担一半;工资由原单位全额承担;应、往届毕业生没落实单位的,由村里负责接收,按本科生每人每年3000元、专科生2600元、中专生2200元标准落实基本工资,从为农户有偿服务中解决效益工资;由村里划拨一定土地,通过创收解决工资。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坚持工资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不搞“大锅饭”和“铁饭碗”,避免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在人事关系上我们还规定,对原有单位的选派大学生保留公职和编制,原来没有编制的可保留工作关系,待有编制时优先予以解决。这样既解决了下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大学生在农村建功立业的热情。
在管理方面,我们对下派大学生实行百分考核。乡村给每个选派的大学生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规定完成时限,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有的乡镇,让每个大学生负责一个科技示范园,带五个科技示范户,包一个贫困户,承包一个科技项目,并细化了考核指标。对政绩突出、进步明显、作用发挥好的的选派大学生列入乡局级后备干部培养规划,予以提拔重用;对不胜任者,及时调整更换。如果选派大学生当年考核不称职,第二年进入人才市场或回原单位工作。这些措施极大的增强了选派大学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培养方面,我们把选派大学生的培养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结合起来。对有入党要求的列入非党积极分子,指派专人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他们入党。在选派的大学生中,有56名党员,其中29人是在农村工作期间发展的。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给他们压担子,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的乡镇把选派大学生安排到基础薄弱、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村任职,让他们参与决策,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实行“传、帮、带”责任制。由乡村的两名干部包一名大学生,把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把选派大学生纳入农村二次创业实用人才计划进行培养。县里规定每年集中培训二次,每次1-2周。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实际,深受农民的欢迎。
三、形成氛围,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需要到农村去”的舆论氛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日报》相继刊载我县的做法。×电视台也报道了我县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我们通过文艺节目形式,宣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这项工作向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的做法。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人员开支问题上,困扰着我们,影响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方式方法,深化这项工作,使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农村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广阔天地。面对全县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与时惧进,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开展起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我县的农民素质,为实现×县的永久脱贫,做出我们人事部门应有的努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