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完善就业机制为保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开展。竞争公平、运行有序、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的基础,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硬件投入,逐步将网络建设延伸到各镇和社区,实现资源共享。强化信息收集工作,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相关媒体及时发布劳动力供需信息、技能培训信息、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等,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强化对基础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适应劳动就业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的需要,着力解决乡镇事务所和社区工作站的经费问题,切实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为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保障代理等一条龙服务,继续加强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扶持有条件的单位、个人创办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中介队伍,加速劳务输出网络向社区、村组延伸。
4、以落实扶持政策为推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是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一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市再就业资金的倾斜力度。川东北是四川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耕地较少,每年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就相应挤占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限的再就业空间,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抓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上级政府还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再就业资金的倾斜力度,确保对下岗失业人员扶持政策的全面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再就业工作的双赢。二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对与下岗失业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给予适当补贴;公益性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在给予岗位补贴的同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三要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对“4050”人员和双下岗、双失业人员全面登记、审核,完善帮扶弱势群体就业的常规制度。对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人员,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其提供3次有效用工信息。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不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生活特困的,落实结对帮扶措施。愿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手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经济实体。帮助再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切实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要按照“低进低出”和“谁征地、谁负责”的原则,将失地农民纳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经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验材料再就业工作经验材料--统筹城乡就业 促进可持续发展(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