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酿酒工业协会统计表明,我国啤酒行业45%企业处于亏损或微亏的边缘,32%左右的企业保本,只有不到20%的企业发展良好,盈利空间较大,企业成长有丰厚资源优势。"提价找死,不提价等死?。这是我国啤酒企业一个十分尴尬的现实。提价,一瓶提它一两毛钱,可能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将触犯消费者十分敏感的神经;不提,企业有限资源和无限膨胀的营运费用的矛盾将日益尖锐,企业可能面临是断臂图存甚或改弦易帜的境地。既然"微调?难成气候,一种可能就是"大调?。因此走高档之路,向精品、名优发展,向高档要利润,向名牌要效益,实行以高档酒为龙头(理想比例应不低于整个企业产销比重的25%),中档酒为主力的经营战略,是我国广大啤酒企业图谋生存、屹立世界啤酒之林的一个根本举措。
然而"高处不胜寒?,我国啤酒高档之路,并非是轻而易举之事。目前我国啤酒高端空间大部分被洋啤所瓜分,中高档市场洋啤占据70%以上,使高端空间挤上加挤,十分狭窄。高档洋啤主要有百威、喜力、科罗那、蓝带、生力、嘉士伯、三得利、朝日等,其中百威、喜力、嘉士伯又占了大头,百威现在年销量已有10万吨,业绩相当不错。高档啤酒有两种,一种是瓶装,一种听装。瓶装有325ml、355ml、410ml、620ml、640ml等几种包装,瓶啤出现了日益时尚、鲜丽、独具匠心、引领潮流的小瓶装消费倾向与容量越小价位越高的市场趋势。高档瓶装价位一般均在3.5元以上,比如百威"银子弹?单瓶6.5元,科罗娜7.5元,最高则是喜力,单瓶高达12元,目前国啤一般都难望其项背,这值得业界深思。高档听啤零售价一般在3.5元,好的单罐则在5、6元之间。听装啤酒以往是高档的代名词,但近几年似乎沉沦了,在市场逐渐淡出。因此在国啤新一轮高档化长征之路,听啤能否重新崛起挑起重担、成为企业利润新增点是个令人瞩目的新焦点。
巧克力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国内巧克力市场的状况
在目前国内的巧克力市场,主要表现为:
1、即将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增幅最快的巧克力市场。
拥有14亿人口的,巧克力正以10-15%的年增长率迅猛发展,市场消费潜力高达200亿元。人均年消费巧克力只要达到1千克,就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市场。
巧克力市场将迅速发展,这对国内巧克力厂商来说是极好的契机。但面对洋品牌已经占优的局面,国内巧克力厂商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进行原料精选和设备升级,在技术上与国际接轨,并注意市场创新,广建营销网络,加强品牌经营,才能够与国际巧克力企业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和交融,突破巧克力行业的寡头垄断状况。
市场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一个潜力巨大而未开发的巧克力市场,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有令人兴奋的成长机会。我国目前巧克力的年消费量在30亿元左右,人均巧克力消费大约为每年四十克至七十克,约三点五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看似巨大,实际上仅占国际市场的百分之零点五。欧洲年人均消费巧克力7公斤以上,亚洲的韩国、日本平均2公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巧克力市场将有每年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增长率。
FMCG研究中心对上海甜食市场2005年的统计显示,巧克力是甜食市场的大头,占到了整个甜食市场41%的份额,其次分别是糖果:30%,胶母糖:20%,功能糖果:9%。
2、目前生产的巧克力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品牌少、口味单一;巧克力加工设备选型不当、配套设施不全;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在整体印象上始终无法摆脱品质口感不尽如人意、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的尴尬处境。而90年代以来,陆续进入市场的国外著名巧克力生产商明显占据了整个巧克力市场的优势局面,它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打科技、文化牌,并且着重强调产品的优秀品质与独特口感,迅速占领了市场,从划分市场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来看,最大的四家巧克力企业占据了市场近70%的市场份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考察报告消费行业调查报告5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