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校对)总结报告
一、校对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熟悉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掌握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
2.通晓图书版面格式知识,能敏锐地发现版面格式错误。 3.熟练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并善于综合运用。
4.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同学科图书的校对人才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5.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地理学科应熟练使用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等工具书)。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住寂寞,注意力集中,能自觉地控制情绪,并能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7.有大局观和集体意识,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校对的基本工序及流程
校对由一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八个基本操作工序组成。
(一)需要严格依次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 一校、二校、三校、通读、对片。 1.一校
一校也称“初校”,是校对人员对排版人员初排出的稿件进行的第一次校对。一校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校对人员须将校样与作者的原稿进行比照,以原稿为准(原稿中的明显错误需改正),将发排稿中与原稿不一致之处用红笔在发排稿中标出。在“校异同”的同时,需兼顾“校是非”,对原稿中存在的多字、漏字、错字等明显差错进行修正;根据稿件整体的版式要求,解决标题、表题、图题、字体、字号等使用不当的问题;检查插图、配图的图片质量(地理教辅书应特别注意),其安放位置的合适性以及与相关文字的对应性;同时对稿件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地名、数字等常用字,提出统一使用的初步意见,并进行处理。 一校是整个稿件校对流程的基础。一校是否认真仔细、是否能按要求完成,直接影响到校对后道工序的繁简,也直接关系到稿件质量的优劣。因此一校不能理解为是整个校对程序中最机械的一个步骤,而需认真对待。 将校样与原稿逐页、逐行、逐字进行比照,对校样中与原稿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标注、改正。
在一校过程中,需要注意: (1)校样必须齐全,即目录、正文、答案等缺一不可。
(2)同步类稿件需将稿件目录与最新版本的教材进行比对,以教材为准,保持一致。 (3)若原稿为电子稿,则其中的纯文字部分在排版时由排版员直接从电子文档中导入,可以省去“校异同”的环节。但是正文中的公式、造字及图片(含文字)等,需排版员、绘图员用专业软件进行输入、排版,此部分内容必须视同手写稿,逐一和原稿进行比对。
(4)改正内文中明显的差错。
①发现并改正常见错别字。
②发现并改正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等使用明显违反国家规范标准的错误。 ③发现并改正明显的格式错误。如:同一级标题字号、字体错误,图表及注释、图说的位置、内容错误,序号排列错误,答案格式不统一等。
(5)注意版式是否与样张一致。 ①开本版式。
开本是指每一本图书开切而成的不同大小的面积。当我们拿到校样时,首先关注相关稿件的开本是否符合相关体例要求。
②目录版式。
目录是图书内容体系的缩影,体现全书的结构层次和标题级别,除要求标题必须与正文统一外,本身还须眉目清楚(即从字体、字号和版面格式三方面体现标题体系),并且目录的级别结构应与正文的结构保持一致。此外目录自身页码的标注格式必须准确(只有1页的无需标注页码)。
③书眉版式。
书眉是正文章节变化的反映,除必须与正文章节标题文字保持一致外,还有其固定的版式。书眉一般印在版心天头空白处,可以是书名、章名、节名等,其中的书名要保持全书一致,章节标题应与目录、正文及答案的章节标题在文字上保持一致,不可多字、缺字。
④ 边栏版式。
边栏有时是正文章节变化的反映,充当页眉的角色,有时体现试卷的分值等。
⑤标题版式。
标题是反映图书内容的纲,而且是成体系的。标题应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占行、位置等来体现其隶属关系,各级标题用字的字号必须符合大小有序的规则,并且标题转行时应严格遵守不害文意的原则,即标题转行不可割裂词义,虚词不可转行为下一行的第一个字。此外,稿件中不能出现背题(即章节名、文章标题、栏目名称等在前一页的末行,而正文在下一页首行)的情况,要将章节名、文章标题、栏目名称等移至下一页。
2 .二校
二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校是非”,一般脱离原稿,直接对校样内容进行校对,注重对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等差错的把握。须完成以下几点:
(1)拿到一份稿件,首先要对标题进行“三对”,即目录标题与课本标题核对、正文标题与目录标题核对、页眉标题与正文标题核对,确保它们的文字表述形式完全一致,答案部分的标题也需核对,以确保相关内容的一致性。同时需注意目录中标注的页码需与正文标题所在的页码相一致,书眉的内容需符合“双高单低”的规则,即保证双页码书眉所列标题的级别高于单页码页面书眉所列标题。接下来,就是进行稿件正文和答案的校对。
(2)精读稿件,做题验题。在进行二校时,一般将答案抽出放在一旁,一边阅读正文,一边核对答案。二校做题不同于学生做题,学生做题只要保证解答过程及答案正确即可;而在二校做题时,不仅需关注参考答案中作者提供的解答过程、答案是否正确、唯一,还需检查题目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如题目的规范性、严谨性等。需要把在稿件中隐藏较深的问题挖掘出来并改正,杜绝政治性问题,清除科学性、知识性差错,如:重题、错题、文理不通、版本不符、表述不清及在句段中的常识性、语法性差错。一般在二校做题时,需先独立思考,捋清解题思路后再对照答案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若稿件中存在明确的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差错,则直接用红笔修订;若有疑问,可查询相关资料(含原稿)或用铅笔进行标注,待二校完成前与责任编辑集中商议或提请作者审核、修订。
(3)二校改动往往比较大,应注意校对符号的合理使用及标注符号的整洁有序;另外,二校应将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重题、不能解决的疑问及内容质量方面的问题用铅笔在题旁标注清楚。标注重题时,应在稿件相应位置做上记号,以“章(单元)-节(课时)-题号”的形式标注(不推荐使用“页码-题号”的标注形式,以免改红时涉及版面调整,导致校样中页码的变动),重复的内容需前后都进行标注。对存有疑问的地方不能只打一个问号,而应用文字表述清楚,以便责编在核查校次稿时能够理解其问题所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作报告校对工作总结精编范文合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