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播学试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5.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 )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16.在较早开始从事受众调查的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广播的普及之外,还因为( )

A.听众对广播的兴趣 B.制造商对广播的兴趣 C.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 D.调查机构对广播的兴趣

17.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提出的受众研究理论是( )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认识连贯论 D.社会关系论 18.“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 ) A.传播者 B.传播渠道 C.受传者 D.传播内容

19.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是( ) A.施拉姆 B.霍夫兰

C.拉斯韦尔 D.拉扎斯菲尔德

20.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按照施拉姆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把关人”的有( ) A.记者 B.图书管理员 C.编辑 D.电影制片人 E.教师

22.柯日布斯基等学者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的若干特征,它们是( ) A.语言是发展的 B.语言是有限的 C.语言是抽绎的 D.语言是动态的 E.语言是静态的

23.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热媒介”的有( ) A.图书 B.报纸 C.广播 D.杂志 E.电视

24.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 A.当面访问法 B.电话询问法 C.仪器记录法 D.日记法 E.年鉴法

25.卡兹等人曾在《个人影响》中提出了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指标,它们是( ) A.生活阅历 B.成员意识 C.受教育程度 D.社交性 E.社会经济地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____________传播。

27.传播学的跨学科性质,一方面源于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则源于众多____________的兴起。

28.控制论模式的(武汉自考)贡献是引入“____________”的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9.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这种非随机抽样形式叫____________。

30.赖特在《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一文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功能,即____________。 31.《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指____________。

32.张先生把自己掌握的某信息告诉了李先生,但张先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该信息,这表明信息具有____________。

33.印刷的出现,加速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并有利于信息的____________。

34.作为受众调查的一种方法,电话询问可以分为即时式和____________式。 35.按照戈尔丁的观点,社会化属于大众传播____________的非预期效果。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大众传播

37.韦伯尔·施拉姆 38.编码 39.样本

40.文化传递功能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42.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有哪些长处和局限? 43.简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4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中心论点。 45.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

47.对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批判学派持有什么观点?对于批判学派这样的“批判”,你认为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传播学诞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 ) A.内容分析法 B.实地调查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3.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报纸上的排印错误、电视中的图像失真、人际谈话中的各种干扰等都属于传播过程中的( ) A.失误 B.噪音 C.杂音 D.混声

4.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必须遵循( ) A.随机原则 B.总体原则 C.间距原则 D.等距原则

5.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包括( ) A.授予社会地位的功能 B.传递文化的功能 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

6.赖特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具有( ) A.信息功能 B.发展个性的功能 C.社会整合功能 D.娱乐功能

7.《论自由》一书的作者是( ) A.穆勒 B.弥尔顿 C.洛克 D.杰弗逊

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有五个环节,传播学对其中第一个环节的研究称为( ) A.受众研究 B.控制研究 C.内容研究 D.媒介研究

9.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 A.维纳 B.韦弗 C.贝尔 D.申农

10.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该广告( )

A.播出次数太多 B.画面切换太快 C.播出次数太少 D.画面切换太慢

1l.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信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2.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A.报纸 B.广播 C.杂志 D.电视

13.在美国,系统的受众调查始于20世纪( ) A.20年代初 B.30年代初 C.40年代初 D.50年代初

14.赫尔塔·赫佐格发现,许多妇女收听连续广播剧的动机是( ) A.获得信息 B.满足心理需要 C.相互交往 D.获取文化知识

15.有关大众传播效果最早的实证研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分析研究 B.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说服方法研究 D.伊里县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影响研究

16.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全新的问题是( )

A.“黄毒”泛滥 B.版权纠纷 C.“黑客”骚扰 D.侵犯知识产权

17.“沉默的螺旋”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 ) A.沉默 B.无知 C.抗争 D.恐惧

18.按照“知识沟”理论的观点,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之间的知识鸿沟,趋向于( ) A.缩小 B.消失 C扩大 D.稳定

19.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其直接策源地在(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加拿大

20.霍夫兰等人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泛指( ) A.广播 B.报纸 C.电视 D.杂志 E.图书

22.按照英尼斯的观点,“偏倚空间的”媒介包括( ) A.图书 B.报纸 C.广播 D.杂志 E.电视

23.传播学界通常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包括( )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排除 D.选择性记忆 E.选择性批评

24.拉扎斯菲尔德主持的“伊里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 ) A.“强化”效果 B.“弱化”效果 C.“结晶”效果 D.“溶化”效果 E.“改变”效果

25.罗杰斯认为,传播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具有的特征有( ) A.经验的 B.思辨的

C.具体实证的 D.注重效果研究的

E.注重控制分析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1946年,拉斯韦尔在其著作《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____________”概念。

27.传播学奠基人中有一位以“集大成”著称,这个奠基人是____________。 28.作曲家对于音符(武汉自考)排过程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的过程。

29.整体随机抽样的样本过分集中在少数群内,在总体中分布不均匀,因此______________较差。

30.皮亚杰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社交性两种。 31.传播学中的“把关”一词,指传播者对信息的____________。

32.一条新闻中的冗余信息越多,这条新闻中的信息量就____________。 33.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收音机是____________的延伸。

34.以“刺激——反应”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提出的受众研究理论是____________。 35.按照霍夫兰等的观点,“两面提示”对受教育程度较____________者的效果较好。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传播 37.5W模式 38.抽样调查法 39.魔弹论

40.议程设置功能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功能是什么? 42.报刊集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3.新闻这种信息有哪些特点? 44.什么叫“冷媒介”?

45.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障碍)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47.为什么说英尼斯对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本文章来自www.hbzkw.com 湖北自考网 原文链接:http://www.hbzkw.com/exam/20100418090448.html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 ) A.卢卡奇 B.葛兰西 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2.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传播学试题(3)在线全文阅读。

传播学试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995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