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78套)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山东省德州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27分)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生命的美丽在于从容: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美,智慧的美;从容是一种淡bó ( )的操守,是一种灵魂的放飞;从容是一种xiāo( )洒的风度,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从容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造就tián ( )淡人生;从容才能qiè( )意生活,时刻拥有快乐。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

(1’)家田输税尽 。 (2)今夜偏知春气暖 。 (3)因思杜陵梦, 。 (4) ,叶底黄鹂一两声。 (5)《醉花阴》中女主人公情思难寄,憔悴万分的诗句是: 。 (6)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7) 。鬓微霜,又何妨! (8)马作的卢飞快, 。

(9)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___________,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3、名著阅读(5分) (1)《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 ① 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浔阳楼题反诗、 ② 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2)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 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全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4、综合实践(8分)

八达岭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

5月2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自己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该事件迅速引来网友关注与热议。25日,被证实涂鸦文物的当事学生的家长向公众道歉,向埃及方道歉。

(1)某些国人喜欢在中外文化古迹上涂鸦,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2分) (2)如果你在这位学生身旁,发现他将在神庙的浮雕上涂鸦,你如何劝阻他?(3分)

(3)如果让你在名胜古迹的入口处写几句温馨的警示语,防止上述行为的发生,你如何写(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5—14题

(一)(16分)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天下老向着小”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而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

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到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来,一进屋,便忙不迭地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得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七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面,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抽了五百毫升血给换来的。 ④“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一个男人的伟岸。

⑤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5、请以“父亲”为主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三件事。(3分) (1) (2) (3)

6、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3分) 7、第⑤段结尾说:“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含义是什么(3分)? 8、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3分) 9、如果父亲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你给他写颁奖词,请把你的颁奖词写在下面。(4分)

(二) (16分) 做人要“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 ② 做人首先要“知足”。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为大家所尊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词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不安分守纪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

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③ 但是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叫度?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适当的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④ 做人还要“知不足”。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过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一枝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有什么出息呢?

⑤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0、本文的总论点是: 。分论点是: 和 。(3分) 11、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知足”和“知不足”的含义。(4分) 12、文章第③段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3分)

13、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14、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3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4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5、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2分)

16、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1分)《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长跪而谢之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0、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三)王安石在相位(11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2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因谒公( )(2)次供猪脔数四 ( ) (3)公约之饭( )(4)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2、用“/”画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只画出一层)(1分)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23、翻译句子:(3分)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2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3分) 四、写作(60分)

病中老王送的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的奔波于大街小巷买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餐露宿传递着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善良如三月的春雨浇灌了生命的花朵,让生命美好而温馨。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书写(5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27分)

1、泊 潇 恬 惬(4) 2、古诗文名句填空 略(10分) 3、名著阅读(5分)

①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等;②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雪夜上梁山等(共2分。每空1分,人名出现错别字不得分;另外:所填人物与情节的对应关系可以酌情

处理)(2)冰心、母爱、自然(1)(3分) 4、综合实践(8分)

(1)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亵渎,应予以谴责;国民素质亟需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人人有 责。(观点1分,分析1分;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2分)参考示例一:这位同学,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 护它,不能随意涂鸦。你的行为不仅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还会影响中埃两国的友谊,请 不要涂鸦,好吗?(劝阻内容1分,语言得体1分)

参考示例二:这位同学,卢克索神庙的浮雕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传承着人类的精神 文明,保护文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文明旅游,什么痕迹也别留下。(劝阻内容 1分,语言得体1分)

(3)语言得体即可,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默读父亲》: 5、(1)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买冰棍。(2)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颁奖大会。(3)父亲为儿子买收录机并教育儿子如何做人。6、高兴、自豪,以及对儿子的重视。 7、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答“他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儿子的生活中来”也可)。 8、伟大、深沉、无私的父爱;正视艰难生活的刚毅与坚强。 9、提示:围绕父爱、伟大无私,要情真意切,讲究文采 (二)《做人要“知足知不足”》:10、依次:做人要“知足知不足”、做人首先要“知足”、做人还要“知不足” 11、“知足”就是“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知不足”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12、文章第③段是从知足要分场合(或:知足也要分场合)和知足要有度(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13、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充分地证明了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的观点。

14、无统一答案,只要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处说出对“知不足”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答案:15、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16、“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一)17、①撞 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8、C(3分) 19、(1)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脱掉鞋子,拿脑袋撞地罢了。”(2分)(2)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0、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 21、(1)拜访 (2) 接着 紧跟着 (3)代词 代萧氏子 (4)只 22、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1分)

23、第二天,萧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来了,他以为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款待他。(3分)

24、王安石贵为宰相,仍然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78套)在线全文阅读。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第78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96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