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复习及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运动描述、运动学规律的应用
一、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例1】(2015云南景洪三中期末)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空中跳水动作的跳水运动员 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 C.研究地球自转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针对训练 (2015安庆二中期末)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一个有质量的几何点 B.原子因为很小,所以原子就是一个质点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当然不能看做质点
D.质点是物理学上常用的忽略次要因素而抽象出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二、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速度与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 ○
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 (2)速率 ○
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 2、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
?v?t.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或m·s-2
. (3)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
2
1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3、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与加速度a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加速度a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1○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 ○
(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
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
【例2】 (2015云南景洪三中期末)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不可能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
针对训练 (2015福州八中期末)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一定随着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公式:
1.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v=v0+a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t+
12
at2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v-v0=2ax. 注意:
1○
2 v、v0、a、x 都是矢量,一般以v0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物理量与正方向相同的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为负. 2○
2
要理解好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其对应的关系.公式涉及v、v0、a、x 、t这5个量,原则上已知三个量可求另外两个量,可以解决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3○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审题→画过程草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或选取坐标轴)→选用公式列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例3】(2015甘肃天水一中期末)一小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加速度a=2.5m/s,其最大速度为
2
vm=3m/s,试求它在t=5s内发生的位移。
针对训练(2015云南玉溪一中期末)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起飞需要的最小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 A.20m/s B.15m/s C.10m/s D.5m/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推论的应用
1.平均速度公式:○1v2
?vt,即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2v○?v0+v,即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22
2.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Δx=aT.
【例4】(2015安庆二中期末)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s1?s2 2T2s1 2Ts?s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21
T3s?s1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
T针对训练 (2015四川资阳期末)某人在零时刻开始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现在测出了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能够求出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不能求出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C.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能够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
知识点二 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一、x-t图像的理解及意义
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 (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x-t图象纵轴是位移x。 (2)“线”:从线反映运动性质,x-t图象为倾斜直线表示匀速运动。 (3)“斜率”:“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x-t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4)“面”即“面积 ”:主要看纵、横轴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x-t图象面积无意义。 (5)“截距”:初始条件、初始位置x0。 (6)“特殊值”: x-t图象交点表示相遇。
【例1】(2015安庆二中期末)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在4s末速度相等
B.前4s内A、B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末两质点相遇 C.前4s内A、B之间距离先减小后增大,4s末两质点相遇 D.A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s末回到出发点
针对训练 (2015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期末)聪聪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故事情节,明明同学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4
二、v-t图像的理解及意义
首先要学会识图.识图就是通过“看”寻找规律及解题的突破口.为方便记忆,这里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 (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v-t图象纵轴是速度v。 (2)“线”:从线反映运动性质,v-t图象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 (3)“斜率”:“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
(4)“面”即“面积 ”:主要看纵、横轴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 v-t 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5)“截距”:初始条件、初速度v0.
(6)“特殊值”:如交点, v-t图象交点表示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
【例2】(2015云南玉溪一中期末)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在4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在前4s内的位移为零 D.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针对训练 (2015福州八中期末)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则( )
2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 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 D.小球是从2.5m高处自由下落的 三、运动学规律在行车问题中的应用
对于汽车刹车这一类减速运动问题,一定要注意“时间陷阱”,因为在利用公式x=v0t+
12
at2时,只要知道了v0、a、t,原则上是可以计算出位移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告诉的时间往往超过减速到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与典型例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