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问管仲
齐桓公①问管仲②日:“王者何贵?”日:“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日:“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③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④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⑤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说苑》)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被齐桓公尊为“仲父”。 ③苍苍莽莽:形容天空一碧无际的样子。 ④诗:即《诗经》。 ⑤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意思是说做君主的不善良,百姓就在一边怨恨。 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 ①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②非之则危 ..
③背之则亡 ④民怨其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百姓与之则安 ②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3.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王者何贵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蚓无爪牙之利 D.马之千里者 4.与“非之则危”的“之”,在用法上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子奚哭之悲也 D.君将哀而生之乎
5.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日:“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星尽③,而毛无所恃④也。” (《新序》)
【注释】①反裘( qiú):反穿着皮袄,即把皮里露在外面。裘,毛皮衣服。②负刍:背着柴草。 ③尽:完,指皮里被磨穿。 ④恃:依靠,依附。 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 ①若不知其里尽 ②毛无所恃也 ...
2.把下列句子泽成现代汉语。
胡为反裘而负刍 3.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没有了皮,也没有毛
B.比喻事物失其根本,则将处于无所着落之境 C.皮如果不存在,毛存在又有什么作用呢 D.说明彼此共同存在的必然关系,彼此共存亡
4.与“见路人反裘而负”的“而”用法一致的是( )
A.黑质而白章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启窗而视 D.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这个故事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请造一个句子。
①说明的道理是 ②造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300篇之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