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研究
【摘 要】 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对高校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社会服务模式以及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作用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文章在现实背景下针对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问题,分析了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构建了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服务对象期望信息的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高校社会服务; 服务绩效;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一、引言
高校四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已逐渐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例如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普及等社会服务大大促进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社会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高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大部分高校的社会服务存在服务领域狭窄、服务能力不强、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针对高校的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高校职能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评价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大多为定性研究,例如参考文献[1]通过全国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的社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推广、兴办企业、咨询服务和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四个方面。文献[2]以服务素质、服务意愿、服务实效作为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文献[3]通过对先进文化服务、知识信息服务以及学校设施服务三方面进行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
国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高校社会服务绩效问题,例如文献[4]以36所澳大利亚大学为调查对象,测评澳大利亚大学的社会服务效率问题。文献[5]通过实证研究阐释了高校提升社会服务绩效的必要性。在现实问题中,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的定量研究能够对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排序等问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但目前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的定量研究却鲜见纸端。鉴于此,本文以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为核心研究内容,建立了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高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模型。
二、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绩效主要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和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中所取得的业绩和效益,是对工作主体工作情况和工作价值进行衡量的标准,而绩效评价则是运用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工作主体的工作业绩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将是对工作主体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高校社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校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