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和泌水率<即泌水量对混凝土拌和物之比含水量之比>)现象。
2.拌合过程原材料上料顺序为:首先下料斗将砂石按称重输送到上料斗,形成砂石混合料,混合料进搅拌机后,开始均匀的加入散装水泥和粉煤灰,这时搅拌机将集料搅拌均匀,徐徐加入水和液体减水剂,拌合站为电脑控制,拌合过程均匀度可以保证。拌合站操作手为秦永利,试验室负责人赵银萍在拌合过程中进行监控。试验员张鹏在搅拌机位置随时观察拌合料的情况。
3.在卸料流在1/4~3/4之间部位取试样试验: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相对误差不大于0.8%。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集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
4.拌合完毕应下料至罐车后试验员张鹏要检查坍落度(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合物时的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下表示很难插捣。
含砂情况:按拌合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合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合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粘聚性的评定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若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是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稀水泥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水泥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水泥浆或仅有少量稀水泥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通过观察坍落度时混凝土的情况,确定本批混凝土是否满足出场要求,如不满足将进行再次拌合或者废弃。
5.砼运输
水平运输使用混凝土罐车3辆,运距1.8km,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运至现场后试验员赵霞将取样检测坍落度并进行试件制作,如果发现离析、泌水或坍落度不
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不得任意加水,可同时加水、响应的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并保持原水胶比不变,二次搅拌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汽车泵送车1辆(备用联系1辆),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受料斗应具有足够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产生堵管现象。
6.现场准备
施工技术人员就位、施工设备、夜间照明、应急用电拌合站设置150千瓦发电机现场设置30千瓦发电机各一台、联络设备使用四部对讲机和个人手机;另准备常用钳子、扳手等工具备用。高温天气现场准备降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和人丹)并放置饮用水。
混凝土浇筑前注意事项:1.支架检查加固(浇筑过程中有专人观测)2.钢筋、模板、预埋件验收3.应急用电4.振捣设备准备5.照明设备准备6.应变片、观测点设置7.技术(安全)交底8.砼搅拌、水平运输、垂直运输设备
三、混凝土浇筑
浇筑顺序:底板--隔墙(实心段)--腹板—隔墙—腹板—顶板 浇筑时确保对称浇筑。对称、平衡浇筑是为了不产生或产生较小的扭矩、力矩,施工时不可能做到绝对得对称,但其偏差应不超过设计规定或梁段重的1/4。底板浇筑从墩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先浇筑墩顶,后浇筑两侧。底板厚度为60cm,浇筑为两层,在两侧结束后先浇筑实心段隔墙,后浇筑腹板,布料一层后再进行隔墙-腹板的浇筑反复工作。顶板首先浇筑墩顶部分,然后浇筑两侧,最后浇筑翼缘板位置。
混凝土通过自有搅拌站供应,搅拌输送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在混凝土拌合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在浇注时汽车泵口喂料员要通过目测混凝土的质量情况,观察混凝土出料口,混凝土直往下流但不淌,不挂浆,塌落度大概160-180,流且淌,塌落度应该在200左右,看到混凝土呈渣状,流动性不大,塌落度一般在100-150。
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混凝土表面光滑,不得有水囊气囊或蜂窝。混凝土在浇注前温度应维持在10度至32度之间。
混凝土的振捣:1、采用Ф50mm插入式振捣棒,梁上按每腹板1台插入式振捣棒进行安排,梁上共需插入式振捣棒2台,在两侧倒角处各设置1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考虑实心段钢筋密集及混凝土量多,以及有支座位置,增加2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备用Ф50mm和Ф30mm插入式振捣棒各1台。因此每联梁共配备5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3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为保证振捣不漏振,每台振捣棒相邻两侧处各交叉0.5m,每人站位范围固定, 插入式振捣棒上用油漆做插入深度标志,控制插入深度,防止直捣底模。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点的振动时间不超过30s,操作时不得碰触抽拔管,不得靠在钢筋上来增加振动范围。梁体混凝土的振动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密实度、表面泛浆、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溢出为度。防止漏振、欠振或过振现象。 腹板大面积模板位置设置4台高频振动器对腹板外侧模板进行间隔震动。
2、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在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深度一般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50震动棒的震动半径为40~50cm,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75cm,顶板钢筋间距大多为10cm,棒与棒之间的间距定为8道钢筋,插棒时按照梅花桩布局进行,每排间距也定为8道钢筋。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预埋件相接触,这些部位振捣时,使用30震动棒,震动间距为40cm,距离波纹管等预埋件距离以10cm为易。支座处垫石部位钢筋密集,以及其他钢筋密集区振捣也使用30震动棒。特别注意在监控用应变器周围15cm范围内不得进行振捣。
3、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针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多余的自由浆宜立即清除,避免上下混凝土结合造成局部混凝土不均匀和挤压至边缘,拆模后出现泌水露砂与花脸图案。
4、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振捣不能产生过振,避免粗集料下沉集中,造成混凝土内部不均匀,同一构件中混凝土强度不一致。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底板及腹板混凝土灌注时,应避免混凝土散落在桥面模板上,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进入腹板)干净,在炎热天气情况下若混凝土已经脱水干硬,则应把此混凝土清除出模板丢弃,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皲裂现象。
腹板灌注两侧对称下料,每层灌注高度30cm,靠底部3层自梁端向中间逐层灌注;随后根据翻浆情况逐层灌注或斜向分层灌注。 腹板灌注时,每根振动棒上均采用红油漆进行标注,以掌握振动棒的插入深度。
底、腹板、隔墙混凝土灌注完毕, 开始灌注顶板混凝土。底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浇连续梁悬臂0#块浇筑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