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促销员培训资料》
大卖场之超市商品布局与陈列现场操作实务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促销员超市操作实务 超市推介实务
导购员,顾名思义是引导、指导购买的人,工作明确且表达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购员”具有动感,她让顾客感受到服务,体现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第一章 导购艺术
导购是导购员与顾客联系的纽带,是一门有效地和别人交流的艺术。简单地说导购是向顾客解释某件商品能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直到顾客发自内心地想购买这件东西。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两项:一是为顾客提供服务;二是帮助顾客做出最佳购物的选择。 第一节 优秀导购员应具备的素质
导购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名演员,每天要面对众多的顾客。导购员的仪容仪表、举止风度,都要对顾客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导购员上岗,如同演员上台,上岗前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营业准备。 一、 顾客喜欢的导购员 ●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提供快捷的服务; ●外表整洁;
●介绍所购商品的特点;
●耐心地倾听顾客的意见和要求; ●回答顾客的问题; ●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提供准确的信息;
●帮助顾客选择最合适的商品; ●关心顾客的利益; ●竭尽全力为顾客服务; ●帮助顾客做出正确选择。 二、 仪表整洁有讲究
导购员的仪表,主要指导购员的容貌、服饰着装、姿态和举止风度。导购员的仪表如何,决定了导购员给顾客的第一印象。一个导购员整洁美观的容貌、新颖大方的着装、稳重高雅的言谈举止,既表现了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情绪。仪表是无声的宣传,最好的广告。导购员在仪表方面首先要做到以下三点: 1、 穿着以雅为主
导购员与顾客接触,首先映入顾客眼帘的是导购员的着装。导购员的穿着应以雅为主。商场统一分发工作制服的,导购员上班期间应一律着制服;没发工作制服的商场,导购员必须着贵府统一工装。特殊原因没有制服和工装的导购员,应本着美观大方、合时合体的着装原则,既不能花枝招展,奇装异服,也不能过于老式陈旧、或褶皱不堪。如果导购员的服装过于花哨,容易给顾客造成轻浮、不可靠的印象,相反,如果过于呆板、落伍,又会让顾客怀疑导购员的鉴赏能力。当导购员为顾客推荐、介绍商品时,顾客对其提供的意见会大打折扣。导购员不应穿袒胸服、透明服、露脐装、超短裙或超长裙。 2、 发型适宜、应化淡妆
导购员的头发应保持整齐清洁,不要过分标新立异。可适当化些淡妆,好处是能使导购员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自信心,同时也给顾客一个清新、赏心悦目的视觉感观,但切忌浓
妆艳抹。
3、 服装要整洁、干净。 三、 精力充沛惹人爱
导购员上网期间的精神状态,对其服务质量影响甚大。试想,一个或无精打采,或心烦意乱、或郁郁寡欢、或怒火中烧的导购员,在接待顾客时,怎么可能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服务呢?因此,导购员上岗之前必须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具体说,应做到以下两点: 1、 精神要饱满,精力要充沛
一个导购员,要有健美的体态容貌。上岗期间,要精神饱满,而不是萎靡不振;要体魄强壮,而不是面黄肌瘦;要朝气蓬勃,而不是老态龙钟,这样才会级顾客以愉快、安全、卫生的心理感受,从而乐于放心地购买其销售的商品。 2、 化不利情绪为有利情绪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喜怒哀乐,导购员也是如此。但是,导购员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就要尽量避免把不利的情绪带到服务岗位上去,诸如悲哀、忧愁、恼恨、烦躁等,都是不利于导购员进入角色的情绪,应想方设法克服和化解。 四、 行为举止要大方
导购员的行为举止,主要是指在接待顾客中站立、行走、言谈、表情、拿取商品等方面的动作等。导购员在接待顾客时的行为举止,往往最能影响顾客的情绪。导购员言谈清晰文雅、举止落落大方、态度热情持重、动作干脆利落,会给顾客以亲切、愉快、轻松、舒适的感觉;相反,举止轻浮、言谈粗鲁,或动作拖拉,漫不经心,则会使顾客产生厌烦心理。 五、 面对的都是客
商场的顾客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导购员每天接触他们,对他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呢?不论顾客年龄大小、服装好坏、容貌美丑、金钱多寡,他们都是我们的客人,都有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同样的尊重。具体地说,导购员在接待不同顾客时,在服务态度上,应做到以下三个一样:
1、 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
有些导购员总希望进店的顾客都是“买主”,往往“看客”一多,就有些不耐烦。其实,“看客”与“买主”、买与不买都不是绝对的。一个特地上门购买商品的顾客,可能因为遭到导购员的冷遇,而转化为不买商品的看客;反之,一个不买商品的“看客”,也可能因为导购员的热情接待,详尽介绍,而变成买主。其中的奥妙就是看我们的导购员态度如何。如果我们不管买与不买,最终也还是要买的,今天的“看客”就会变成明天的买主。
此外,当今市场上的商品日新月异,品种繁多,消费者对商品不可能都十分熟悉和了解,尤其是一些高档商品、贵重商品,顾客当然要多看、多问,反复比较,仔细推敲。因此,导购员要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暂时不买的顾客,也要尽可能多多地向他们介绍商品,当好他们的参谋,使他们在充分了解商品的基础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品种,这样,既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 2、 顾客买多买少一个样
现在许多导购员对花大钱买高档品的顾客殷勤周到,仿佛买高档品的顾客就是他们的财神爷;而对于出低价钱买中档或低档品的顾客,则爱搭不理,有时甚至流露出“看不起”的思想,就好象打发叫花子。这种势利小人的作派,实在有损于企业的整体形象。“顾客是上帝”,绝不仅只限于花大钱的顾客,应当包括所有的顾客。只要顾客光顾,不论买与不买,买多买少,都理应受到导购员的热情服务。如果仅仅因为顾客买得少或买的是低档品,就冷脸相待,不仅会吓跑买得少的顾客,即便买得多的顾客,下次也不愿意再来,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那么风光。
3、 顾客穿好穿坏一个样
许多导购员接待顾客时“看人下菜碟”。如对穿着考究、打扮入时的顾客热情,对穿着朴素、落伍的顾客冷淡;对本市顾客热情,对外地顾客冷淡;对城里顾客热情,对农村顾客冷淡等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导购员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树立“顾客皆上帝”的观点。导购员于顾客的交往,首先是人与人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前提条件是互相尊重。如果抛开导购员和顾客这种特殊身份,作为导购员来讲,你和你的朋友、同学、同事或亲戚相处时,你首先会想到尊重对方,因为你是把他们作为一个人,一个于你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人来对待。对顾客也是一样。我们提倡把顾客当作“上帝”,这个“上帝”并不需要你奴颜婢膝、顶礼膜拜;他只需要你以诚相待,给他以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每个导购员都能把顾客首先当作一个人,一个称作“上帝”的人来对待,你就不会觉得这个上帝那么陌生、那么遥远、那么抽象了。相反,你会觉得很熟悉、很亲切、很具体,这样,你对每一位顾客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情,而绝不会厚此薄彼,给同样的“上帝”以不同的待遇。 第二节顾客购买心理及过程
不同的顾客,受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购物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差异。导购员为了向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了解不同的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而使自己的服务更能迎合顾客的需求心理。 一、 了解顾客的购买心理 1、不同年龄顾客购买心理特征 (1) 老年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喜欢购买用惯的东西,对新商品常持怀疑态度; ● 购买心理稳定,不易受广告宣传影响; ● 希望购买方便合适的商品; ● 对导购员的态度反应敏感。 (2) 中年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多属于理智性购买,比较自信; ● 讲究经济实用;
● 喜欢购买已被证明使用价值的新产品。 (3) 青年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对消费时尚反应敏感,喜欢购买新颖时髦的产品; ● 购买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 购买动机易受外部因素影响; ● 购买能力强,不太考虑价格因素; ● 是新产品的第一批购买者。 2、不同性别顾客购买心理特征 (1) 男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购买动机常具有被动性;
● 常为有目的购买和理智型购买;
● 比较自信,不喜欢导购员喋喋不休的介绍;
● 选择商品以质量性能为主,价格因素作用相对较小。 (2) 女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购买动机具有主动性或灵活性;
● 购买心理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 购买行为受情绪影响较大; ● 比较愿意接受导购员的建议;
● 选择商品比较注重外观、质量和价格; ● 挑选商品十分细致。
3、不同性格气质顾客购买心理特征 (1) 理智型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购买决定以对商品的知识为依据;
● 喜欢搜集有关商品信息,独立思考,不愿别人介入; ● 善于比较挑选,不急于做决定; ● 购买中不动声色。
(2) 冲动型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购买决定易受外部刺激的影响; ● 购买目的不明显,常常是即兴购买; ● 凭超常和外观印象选择商品; ● 能够迅速做出购买决定; ● 喜欢购买新产品。
(3) 情感型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购买行为受个人情绪和情感支配,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 ● 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 ● 购买中情绪易波动。
(4) 习惯型顾客的心理特征: ● 凭以往的习惯和经验购买; ● 不易受广告宣传或他人的影响;
● 通常是有目的的购买,购买过程迅速; ● 对新产品反映冷淡。
(5) 疑虑型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个性内向,行动谨慎,反应迟缓,观察细微; ● 缺乏自信,但对导购员也缺乏信任,疑虑重重; ● 选购商品时动作缓慢,反复挑选,费时较多; ● 购买中犹豫不定,事后易反悔。 (6) 随意型顾客的心理特征是:
● 缺乏购买经验,购买中常不知所措;
● 信任导购员,乐意听取导购员的建议,希望得到帮助; ● 对商品不过多挑剔。 二、 顾客购买心理过程
顾客购买商品时,心理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现详细说明如下: 1、 注视
顾客如果想买一件商品,他一定会先“注视”这件商品。当顾客起初在商店内随意地浏览,突然发现了一件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他就会驻足观看,或叫导购员递给他看。 2、 兴趣
有些顾客注视了商品以后便会对它产生兴趣:此时,他们所注意到的部分,包括商品的色彩、光泽、式样、使用方法、价格等等,当顾客对一件商品产生兴趣后,他不仅会以自己主观的情感去判断这件商品,而且还会加上客观的条件,去做合理的评价。 3、 联想
顾客如果对一件商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不会再停留在“注视”的阶段,他会产生用手触摸此件商品的欲望,继而会从各个的角度去观察它,然后再联想起自己使用这种商品时的样
子。这个“联想”阶段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顾客是否要购买这件商品。因此,在顾客选购商品时,导购员应适度地提高他的联想力,这也是成功销售的秘诀之一。把商品给顾客看或试用,这是提高顾客联想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4、 欲望
当顾客对某种商品产生了联想之后,他就开始需要这件商品了,这就是欲望的产生阶段。但是,当他产生拥有这件商品的欲望时,他又会同时产生一种怀疑,如:“这件东西对我合不合适?”、“是不是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东西呢?”等等。这种疑问和愿望,会对顾客的购买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而使得他虽然有很强烈的购买欲望,但却不会立即决定购买此种商品,而是将心境转入下一个“比较检讨”的阶段里。 5、 比较检讨
当顾客产生了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之后,就开始在心里作比较、权衡。于是,顾客就会用手摸摸,用眼看看,甚至在脑中浮现出曾经看过的此类商品,来彼此做个比较。
在“比较检讨”阶段里,也许顾客会犹豫不诀、拿不定主意,此时就是导购员为顾客做咨询服务的最佳时机了。导购员应适时地提供一些意见给顾客,让他做参考。 6、 信赖
顾客做了各种比较工作之后,他就会觉得:“嗯,这东西的确不错!”于是,便对这种商品产生了信赖。 一般来说,顾客所以会产生信赖,主要是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相信导购员;相信制造商;相信商品。 7、 行动
所谓“行动”,就是顾客在心中决定要购买此种商品,并且郑重地对导购员说“我要买这个”,同时,当场付清货款。这种购买行动,对导购员来说,叫做“成交”,也就是双方交易完毕的一种表示。
成交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巧妙地抓住顾客的购买时机。假如能把握住这个时机,便能很快地把商品销售出去,但如果失去了这个好机会,就可能使原本有希望成交的商品,仍滞留于店内。所以,导购员在此阶段注意把握好顾客的购买时机。 8、 满足
所谓“满足”,就是购物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包括满足于买到了可心的商品和满足于店员对他的亲切服务。这种购物后的满足感就是购买心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以上就是顾客购买心理过程的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包容了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所有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于顾客及其所选购的商品不同,因此,购买心理过程也会有所差别。比如,购买日用小商品时,购买心理就会简单一些,其中会跳过若干个阶段;而购买高档商品时,购买心理就会复杂一些,有的顾客心理甚至会一再重复某个阶段。但是,即使这些特殊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不地脱离或超越这八个阶段。因此,导购员只要了解掌握了这八个阶段,就等于完全掌握了顾客的购买心理。 第三节导购服务步骤与技巧
根据顾客购买心理过程八个阶段,导购员应采取相应的导购步骤与技巧。 一. 导购员与顾客直接相关的导购行为 l 了解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和爱好
l 帮助顾客选择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商品 l 向顾客介绍所推荐商品的特点 l 回答顾客对商品提出的疑问 l 说服顾客下决心购买此种商品 l 向顾客推荐连带性商品和服务项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超市促销员培训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