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进区编外用工调研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项目经费等方式列支,因此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往往由各单位依据经费承受能力自主确定。

三、几点建议

我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编外用工的现象,既有合理一面,但也存在随意性、不规范性的一面,对此既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也不能臵若罔闻,亟需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引导和规范。针对我区编外用工使用情况,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1、控制编外用工总体规模。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应根据其职责职能和人员编制情况区别对待,合理配备,控制适度的规模。

一是严格控制区级机关编外用工。区级机关各职能科室相关业务工作一律不得配备编外用工,对已经配备的编外用工要坚决予以清退。区级机关各部门需要提供相关后勤服务的,一般应通过社会化服务形式解决。区行政中心范围内的单位也可在原配备工勤人员空缺的情况下,向区编制部门提出编外用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对于没有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单门独院的单位,也可由区编制部门从紧核定编外用工员额,主要用于保安、保洁、食堂等后勤服务岗位。

二是规范控制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编外用工。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主要用于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必须经区编

6

制部门核准后方可使用,全额拨款以外的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一般按照不超过编制数的15%核定。教育系统各学校聘用代课教师必须在编制总额内由区教育局批准使用。卫生系统各医院使用编外用工的比例经区编制部门同意后可适当放宽。同时,对各单位短期项目业务和后勤服务工作,提倡采用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包给具有相关资质要求的单位实施。

三是清理清退未经批准使用的编外用工。机关事业单位未经批准使用的编外用工按照“谁使用、谁清退”的原则予以清退。

2、明确编外用工经费标准和支付渠道。

加强编外用工管理必须员额控制和财政监管相结合。区人社部门根据编外用工的岗位要求和工作性质,明确不同类别的人员经费标准。区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用工员额和经费标准将编外用工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各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监管。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实施后,各单位不得再自行聘用人员,不得为自行聘用人员支出经费。

3、建立健全编外用工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编外用工录用程序、管理考核制度、薪酬制度、辞职辞退和劳动争议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编外人员的进出、使用规范有序。一是要注重编外用工的事先预防和事后监管,强调先申报核准后方可聘用编外用

7

工,强调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编外用工人员的监管。二是要分清责任,用工员额控制责任在编制部门,经费预算责任在财政部门,经费标准调整责任在人社部门,编外用工的使用、管理在用工单位。在核定的编外用工员额内,编外用工的增减变动由用工单位自主决定。三是提高编外用工劳务派遣比例,对于允许使用的公共服务岗位,要全面实行编外用工劳务派遣制,减少直接聘用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编外用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走出编外人员“能进不能出”困局。四是要消除各单位编外人员进人模式、管理方式、工资待遇不同的情况,全区应统一出台规范性管理办法,指导各单位建立编外人员管理基本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统一明确、科学合理的岗资体系。做到依法用人、规范管理,用制度保障单位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武进区编外用工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武进区编外用工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58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