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中,为防止锚具附近混凝土开裂,可采取哪些构造措施?
(1) 根据计算,在距锚固端一倍梁高范围内配置加强钢筋网(约为10×10cm) (2) 锚具下配置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垫板 (3) 每根预应力筋端部配置φ8的螺旋筋 另外,在布置预应力筋时,应尽量依据分散均匀的原则
2、悬臂梁桥和连续梁桥为什么比简支梁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它们的主要配筋特点是什么? 这主要是由于悬臂体系梁桥和连续体系梁桥存在支点负弯矩,所以,其跨中弯矩比相同跨径相同荷载的简支梁桥的跨中弯矩显著减小。同时,由于跨中弯矩的减小可以减小跨度内主梁的高度,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用量和结构自重,而这本身又导致了恒载内力的减小,所以它们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由于负弯矩的存在,它们主要的配筋特点是在支点附近需要配置承受负弯矩的力筋,在跨中附近需要配置承受正弯矩的力筋。
3、盆式橡胶支座与板式橡胶支座的活动机理有何异同?
板式橡胶支座:通过橡胶的剪切变形实现水平位移,通过橡胶的不均匀压缩实现转角。 盆式橡胶支座:利用放置于钢制的凹形金属盆内的氯丁橡胶块的不均匀压缩,实现转角。利用嵌放在金属盆顶面的填充聚四氟乙烯板与不锈板相对滑动,实现活动支座水平移动。
可见,两者实现转角的机理相同,实现水平位移的机理不同。盆式橡胶支座比板式橡胶支座具有更大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
4、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受力机理有何不同?
作用在斜拉桥桥面上的荷载,首先通过斜拉索传至主塔,再进一步传到下部结构; 作用在悬索桥桥面上的荷载,则首先通过吊索传至主缆,再进一步传到锚碇。 主要区别:1、两者刚度差别很大,前者刚度大,后者刚度小;
2、前者主梁受很大的水平分力而成为偏心受压构件,后者加劲梁不承受轴向力; 3、前者可通过调整索力调整内力分布,后者不可;
4、前者可通过斜拉索初张力、间距和数量的改变来改变刚度,后者不可。
5、什么是理想的拱轴线?为什么公路拱桥一般以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
与荷载压力线相吻合的拱轴线为理想的拱轴线,这时拱圈截面只受轴向压力,而无弯距作用,借以能充分利用圬工材料的抗压性能。
事实上,理想的拱轴线不可能得到,因为桥梁不但受恒载作用,同时受活载、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公路拱桥中,恒载占的比例较大,随跨径的增大比例更大,以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偏差不大,所以公路拱桥一般以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
6、横隔板的作用是什么?在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中,应如何布置? 作用:将各主梁有效地连接为整体,增加刚度和稳定性。
布置:为保证横向刚度和施工及运输中的稳定性,端横隔梁必须布置;中横隔梁视跨径的大小布置,但跨径大于13m时,可相应布置1~3道。
7、在拱桥中哪些情况需要设置铰,各属于哪一种性质(永久或临时)的铰?
(1)主拱圈按两铰拱或三铰拱设计时(永久性铰) (2)空腹式拱上建筑,其腹拱圈按构造要求需要采用两铰或三铰拱,或高度较小的腹孔墩上、下端与顶梁、底梁连接处需设铰时(永久性铰) (3)施工过程中,为消除或减小主拱圈的部分附加内力,以及对主拱圈内力作适当调整时,往往在拱脚或拱顶设临时铰(临时性铰)。
8、悬臂结构中为了改善牛腿受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
(1)悬臂梁与挂梁的腹板宜一一对应,使受力明确,缩短传力路线;接近牛腿部位的腹板应适当加厚,加厚区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梁高;
(2)设置端横梁加强,端横梁的宽度应将牛腿包含在内,形成整体;
(3)牛腿的凹角线形应和缓,避免尖锐转角,以减缓主拉应力的过分集中; (4)牛腿处的支座高度应尽量减小,如采用橡胶支座;
(5)按设计计算要求配置密集的钢筋,钢筋布置应与主拉应力的方向协调一致,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9、对新拌混凝土如何留取试样?
新砼现场取样: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及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的代表性样品(不要抽取已经离析的砼)集中用铁锨翻拌均匀,而后立即进行拌和物的试验。拌和物取样应多于试验所需数量的1.5倍,其体积不小于20L.为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最后集中用铁锨翻拌均匀.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取回的混凝土拌和物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进行试验。
10、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时,预埋检测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见JTG/T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1)当桩径不大于150㎜时,应埋设3根管;当桩径大于150㎜时,应埋设4根管。
2)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15㎜,管的连接宜采用螺纹连接,且不漏水。 3)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以上。
4)声测管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
5)检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进方向的顶点为起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编为一组。
11、简述电阻应变片选用的原则,并说明粘贴的主要技术指标。
选用原则,选用应变片时应根据应变片的初始参数及试件的受力状态,应变梯度,应变性质,工作条件,测试精度要求等综合考虑。粘贴技术:1)选片,保证选用的应变片无缺陷和破损。2)定位,混凝土表面无浮浆,表面平整,准确定出测点纵,横中心及贴片方向。3)干燥固化。4)做好应变片防护,防止应变片受潮和机械损伤。
12、灌桩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属于桩身完整性,常见的缺陷有夹泥、断裂、缩径、混凝土离析及桩顶混凝土密实性较差等:二是嵌岩状桩,影响桩底支撑条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灌注混凝土前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淀厚度超过规定极限,影响承载力。
13、板式橡胶支座有哪能些力学指标需要检测
抗压弹性模量检验 极限抗压强度检验 抗剪弹性模量检验 容许剪切角检验 摩摩擦系数检验 允许转角检验
14、混凝土钻(挖)孔灌注桩完整性检测有哪几种方法? 1)钻芯检验法 2)振动检验法 3)超声脉冲法 4)射线法
15、分析桩(柱)式桥墩为何在桥梁中得到较广泛的采用?
柱式桥墩和桩柱式桥墩是公路桥梁采用较多的桥墩型式之一,原因是: (1)能够减轻墩身重力节约圬工材料。
(2)柱式桥墩能配合各种基础,顶部可设计为有盖梁与无盖梁式,设计较灵活多样 (3)适合于各种地质与土质状况和有水与无水河床。 (4)施工中模形简单,长柱可采用滑模施工,施工速度快。 (5)结构外形轻巧、协调又较美观。
16、在涵洞的洞身中为何要设沉降缝?如何设置?
洞身较长的涵洞沿整个长度应分成数段,段与段之间用沉降缝分开,并且将基础也分开,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基底土的性质不问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沉降缝宽1-2M,中间填塞浸以沥青的麻絮。对于盖板暗涵和拱涵应再在全部盖板或拱圈顶面及涵台背坡均填筑厚度为15cm的胶泥防水层。对于圆管涵应再在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泊毛毡困裹二迫或用热沥青胶合的八层防水纸组成的绑带圈裹一道。再在圆管外围垣筑厚15cm的胶泥防水层。
17、桥梁上部结构的基本施工方法,以及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1)支架就地浇筑法
不需预制场地、大型起吊设备、运输设备,桥跨结构的整体性好。
缺点:工期长,施工质量不容易控制,支架模板用量大,施工费用高,搭设支架影响排洪、通航,施工期间可能受到洪水和漂流物的威胁。 (2)预制安装法
工场预制构件质量好;上下部结构平行作业,缩短现场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可减少砼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对起吊设备要求较高。 (3)悬臂施工法
施工过程中产生负弯矩,桥墩也要承担弯矩;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体系转换;施工简便于,结构整体性好,可不断调整位置;施工速度快,上下部结构平行作业;施工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节省施工费用,降低工程造价。悬臂浇筑施工常在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上,悬臂拼装施工可在跨径100m以下的桥梁选用。) (5)转体施工法
可以利用现场地形安排预制构件的场地;施工期间不断航,不影响桥下交通;施工设备少,装置简单,容易制作和掌握;减少高空作业,施工工序简单,施工迅速。转体施工适合于单跨和三跨桥梁,可在深水、峡谷中建桥中采用,同时,也适应在平原区以及用于城市跨线桥。 (6)顶推施工法
可运用简易的施工设备建造长大桥梁施工费用低,施工平稳无噪声,可在水深、山谷高桥墩上采用,同时也可在曲率相同的弯桥和坡桥上使用,易在等截面梁上使用;主梁在固定场地分段预制,连续作业,便于施工管理,避免了高空作业,结构整体性好;在梁截面设计和预应力钢束布置时为同时满足施工与运营的要求,将需较大的用钢量。 (7)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
不需设置地面支架,不影响通航和桥下交通,施工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质量,一套模架可多次周转使用,具有在预制场地生产的优点;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移动模架设备投资大,施工准备和操作都较复杂。 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宜在桥梁跨径小于50m的多跨长桥上使用。 (8)横移施工法
在整个操作期间,与该结构有关的支座位置保持不变,即没有改变桥梁的结构体系。在横移期间,以临时支座支承该结构的施工质量。横移法多用于正常通车线路上的桥梁工程的换梁,也可与其他施工方法配合使用。 (9)浮运与提升施工法
在结构下面需要有一个适宜的场地;拥有一定起重能力的提升设备;地基承载力需满足施工要求;被提升的结构应保持平衡;要有一系列的大型浮运起吊设备。
18、试述在预应力简支梁预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怎样的质量问题?应如何解决?
a. 空心板的充气胶囊内模,由于固定方式欠佳,易产生下沉及上浮,造成顶、底板的厚度难以控制,因而要特别注意胶囊支架及左右固定的效果,以防止产生胶囊的位移。
b. 在预应力张拉时产生断丝。其防制方法是在浇筑砼前,将发生断丝钢材进行更换,重新进行张拉。 c. 空心板两端因预应力放张偏早,造成该部位砼不足而开裂。对此情况,需在施工中对设计规定的放张长度内套塑料管,并做到塑料管不漏不裂。另外,预应放张,必须在砼抗压强度大于70%的设
计强度后与均匀缓慢地进行。
在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结构中,除在模板、支架、钢筋、砼方面,其他方面的质量多发生于砼浇筑、预应力钢束的穿束张拉、封锚和预留孔道灌浆等工序中,
如预留孔道塌陷,孔道位置不正、堵塞,预应力锚固区锚垫板位置不准,锚下砼不密实,预应力筋张拉时滑丝、断丝、应力超标、张拉伸长率不达标,孔道灌浆不实或压浆困难.防止这些质量问题出现的着眼点应是:在砼浇筑前,正确检查预应力孔道成孔器、锚垫板的定位情况;砼浇筑时要对各部位充分振捣,并注意对成孔器的保护,以免孔道损坏及走位;对预应力工艺,应从材料、制束、张拉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桥梁简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