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海侵和海退与海平面的升降有关,也与海岸的侵蚀和堆积有关。() 正确答案:√
海陆相互作用与河口、三角州
1一般来说,与滑坡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 ? ?
A、岩石圈的结构 B、岩石圈的性质 C、降水的多少 D、降水的成分
正确答案: D
2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表现最突出的地方是()。
? ? ? ?
A、海岸线 B、大陆架 C、河口 D、半岛
正确答案: C
3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损失比印度和斯里兰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 ?
A、距离较远 B、海拔较高
C、受苏门答腊岛的遮挡 D、大陆架较长
正确答案: C
4长江三角洲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东南方向偏移。() 正确答案:√
5受海水和河流的双重冲击作用,水的流动性较大,河口地区的沉积速率要比其他地方小得多。() 正确答案:×
水汽与天气
1水汽的分布集中于()。
? ? ? ?
A、平流层上部 B、平流层下部 C、对流层上部 D、对流层下部
正确答案: D
2下列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错误的是()。
? ? ? ?
A、海洋多于陆地 B、高纬过于低纬
C、上升气流区高于下沉气流 D、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正确答案: B
3云雾的形成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是()。
? ? ? ?
A、云雾可能增大地球日夜温差 B、云雾可能减少地球日夜温差 C、云雾整体上提高了地球的温度 D、云雾整体上降低了地球的温度
正确答案: B
4水汽在空中达到饱和时,如果温度下降就会形成雨水。() 正确答案:×
5夏季温度特别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对流雨。() 正确答案:√
水与气候、大气与水体的运动
1一般来说,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加强,对温度产生的影响是()。
? ? ? ?
A、先升后降 B、现降后生 C、升高 D、降低
正确答案: D
2每天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的热量中,通过水的变相输送的热量约为直接辐射所输送热量的()倍。
? ? ? ?
A、9 B、8 C、7 D、6
正确答案: B
3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在南美的西海岸形成的一种()的现象。
? ? ? ?
A、海平面温度异常增暖 B、海平面温度异常降低 C、海平面温度异常波动 D、海平面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
正确答案: A
4随着冰雪覆盖的范围阔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逐渐增加,地面的温度就会降低。() 正确答案:√
5冷洋流温度较低,有利于空气中水汽凝结,所以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风暴潮
1关于拉尼娜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 ? ?
A、出现拉尼娜现象后,印度洋东部气温明显下降 B、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南部主要吹东风
C、拉尼娜现象出现主要得益于自西向东而来的暖流 D、拉尼娜现象出现时降水会减少
正确答案: C
2在正常的年份,太平洋南赤道附近表层的洋流方向是()。
? ? ?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从北向南
? D、从西向东
正确答案: A
3冬季不容易形成风暴潮的原因不包括()。
? ? ? ?
A、风向 B、气压 C、海平面高度 D、降水
正确答案: D
4海水温度升高会影响海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二氧化碳的增多会进一步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海水温度升高。() 正确答案:√
5气候通过影响冰川体积和热胀冷缩的作用而对海平面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1冰川面积扩大改变了地面的反射率,从而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 ? ?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正确答案: B
2地球上的水集中于()地区时,地球的自转速度最快。
? ? ? ?
A、高纬度地区 B、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 D、南半球
正确答案: A
3在无机圈层中,只能单方面产生影响,不能直接相互产生作用的是()。
? A、气候冷暖变化与海平面升降
? ? ?
B、气候冷暖变化与冰川进退 C、岩石圈均衡调整与海平面升降 D、岩石圈均衡调整与冰川进退
正确答案: D
4水圈通过对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岩石圈。() 正确答案:√
5离心率增大,可能导致地表物质向高纬度地区运动。() 正确答案:×
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
1黄土地貌多位于()。
? ?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C、温带地区 D、亚热带地区
正确答案: B
2地球自转对厄尔尼诺的影响是由()提出来的。
? ? ? ?
A、耿庆国 B、何祚庥 C、任振球 D、汪成民
正确答案: C
3黄土的形成除了风的作用之外,另外一个因素是()。
? ? ? ?
A、日照 B、植被 C、流水 D、地形
正确答案: C
4构造运动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海陆的分布和地形的起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尔雅2015年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