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超过某条道路的交通容量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就每一条道路所能够行驶的车流量而言,它总有一个负载容纳能力的限制。如果超过该道路的负载能力就不可避免地在这条道路上形成交通拥挤。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时间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因此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大连黄浦路万达广场附近地区来说,要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首先要了解此处的交通拥挤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知道交通的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很不一样,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当需求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导致供给的减少。也就是说,新的使用者的加入会导致所有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增加!而这种对社会的负担新的使用者既不用支付,也不用考虑如何去解决。例如:黄浦路道路上的车越多,则车流就运动得越慢,单位时间里该道路能通过的车量就越少。这样就会造成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使得交通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不正常。所以,单靠多修道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浦路段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黄浦路段有着消费活动的场所——万达广场,这也导致了这一路段的车流量比较大,交通拥挤问题更加严重。
在经济学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城市噪音等等被称为“外生成本”,但是这样的社会负担并没有被有效地包含在各种交通服务的价格之中,因此使用者并没有支付交通的全部社会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价格是过低的,是“错误”的,拥堵定价理论还应该直接延伸到环境污染、城市噪音、交通安全等与交通拥堵有关的问题的研究中去。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具体方法: 1、增加黄浦路段的交通供给和道路承载量,引导市民的交通需求 因为这一路段的交通需求比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增加道路供给来增加此处的交通容量,以此来减少交通堵塞,降低拥挤程度。
2、直接向实施交通拥挤的出行者即市民征交通拥挤税 通过征税把负外部性所造成的外部边际成本MC×加到出行者的边际个人成本MCP上,征税后市民的出行成本MCP*=MCP+MCX=MCS(边际社会成本),因此在个人效用最大化MCS=MRS=MRP的作用下,出行者从个人利益出发,交通量会自动减少,达到最佳交通量,从而通过征税限制了外部性问题的产生。
3、停车收费 通过收取停车费,将一些外生成本的费用通过这种方式加以转接,用于解决产生的外生问题。其操作比较简单,要实施的成本也较低,但是停车收费与外向成本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其仍是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补充手段,在一些地段适当的采取停车收费的手段可以缓解交通拥挤问题。
4、鼓励公共交通 大力发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加以补贴,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限制私家车的数量,以此来减少私家车对于有限的交通供给的使用,减少其负外向性的影响。
5、改进交通信息系统 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交通信息系统能有效的改善对于交通网络的使用,同时也有利于交通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改善交通管理体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交通资源,改善交通拥挤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城市交通设施的外部效应导致交通拥挤的必然性。以上的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最优的经济学解决方案,但可以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杈宜之计。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数个相关的方法并举,合理地多方位地化解这个复杂的经济社会难题。总之,拥堵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一方面,探讨这个问题需要采用多的前沿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也有赖于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协调与合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交通拥堵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