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48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吵嚷 瓜瓤 熙攘 蔡襄 .... B.涂墁 弥漫 瓜蔓 快慢 .... C.投稿 镐头 槁木 缟素 .... D.字帖 碑帖 拈香 贴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工商精神训化了人野蛮的一面,使人变的温和柔顺。
B.旧记载中还有一些希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
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C.当家园费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旅。 D.但我不知道,我能否把这些往事回忆起来,编纂成一本书。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屡见不鲜(新鲜) 摧山坼地(裂开) 身体力行(身体) ...B.公正不阿(偏袒) 另辟蹊径(小溪) 数典忘祖(数着说) ...C.可歌可泣(值得) 永垂不朽(流传) 因地制宜(根据) ... D. 不期而遇(约定) 平沙无垠(边际) 高屋建瓴( 构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慢慢的,它的触须可以左右 了,腿关节可以 了,前爪也可以 了。 A.活动 屈伸 伸缩自由 B.挥动 伸缩 活动自如 C.摇动 活动 摇摆自如 D.摆动 拉伸 自由活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A.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
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春节刚过,封冻的黄河就已涣然冰释。解冻的冰块顺流而下,....
壅塞河道,有可能给沿岸造成灾难。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正在与我们背道而驰,....
一步一步远去。
D.网络给游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让游戏者无所不能。许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烦恼,....
就到网络上发泄,寻求心理的平衡。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历史上首次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进入倒计时,参加检阅的我国海军部队在青岛海
域附近已经集结完毕,并做好接受一切检阅的准备。
B.他非常懊悔自己当初不该借钱给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于是一见到他,就大声训斥了他一顿。
C.为了正确把握剧中人物李佳明的性格特征,他经常留心观察那些与李佳明性格相似的人的言谈举止。
D.运动会接力赛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彼此的配合以及每个队员都能尽最大努力。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椒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B.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C.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
友”!
D.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8、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B.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C.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D.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 9、下列各项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2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B.他又是跳,又是吼,又是骂,用尽了办法搅得天翻地覆。 C.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0、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空中楼阁》通过对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希望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B 《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告诉我们,人类由于缺少对过往生活的珍视,而无法怀念曾经的“内心存在”,终将导致漂泊无依的“虚无”情绪的蔓延。只有将物质家园化为精神家园,“证据”才不会消失。
C 《大地上的事情(节选)》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抒情散文,本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生活在大地上的蚂蚁、麻雀、熊蜂等生命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赞美之情。
D 《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相处的几件事,展现了母亲拳拳的爱子之心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我日后为人处事产生的深远影响。文中多次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之情。 二、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8小题,共16分)
(一)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
3
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11、“对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应运而生,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所以有鲜明的时代性。 B.传统文化创成于民族祖先,在民族中多多少少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自然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C.因为民族文化应运而生,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在民族中多多少少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自然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D.传统文化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12、对“凡存在的,都曾经是合理的”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自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发挥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作用,这对当时社会来说,是合理的,但它的合理成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
B.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自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发挥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作用,这对社会来说,是合理的,它的合理成分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
C.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虽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对当时社会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它的合理成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
D.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自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发挥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作用,这对社会来说,应该是合理的。 13、下列不属于“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的一项是( ) A.“五四”时期废去格律诗。
B.艺术家坚持“评弹艺术”特点的同时有所创新。 C.韩国人每年举行“尊孔大典”。
D.韩国人着手将源于中国的“风水”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4
14、这四段文字读起来很有气势和力量,很容易折服我们,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 A.整散句结合,增强表达的气势和灵动性。 B.内容新颖,反思、探究性强。 C.大量贴切使用成语,表意凝练而丰富。
D.内容、范围、特性、方针和态度,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二)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5、加点词“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 )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致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16、画线句的含义是( )
A.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语文 - 试卷[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