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6、国务院《某某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国办函[2008]54号);
7、《四川省某某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 [2008]81号);
8、《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
9、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川府发[2008]21号)
10、《某某县 “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11、《某某县学校灾后重建布局调整方案》(汶府发[2008]30号); 12、业主方提供的资料。 1.3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其 中 教学及辅助用房 办公及辅助用房 生活服务用房 门厅 楼梯间 过道、墙体结构面积 2950 m2 2417 m2 859m2 228 m2 665 m2 53 m2 156 m2 456 m2 道路空地 活动场地 建筑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化率 建筑高度 建筑 结构 700m2 480 m2 0.82 30.1% 30% 小于等于15m 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隔震方案
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4.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04万元,项目总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
项目总投资构成明细表
序号 1 2 3 4 5 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费用 机电设备及安装费 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项目总投资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652 182 96 74 1004 64.92% 18.13% 9.54% 7.41% 100.00% 1.4.2项目资金来源
中国****全额捐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8万员工捐款) 1.5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项目的实施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尽快恢复的当务之急,是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该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幼儿能够接受优质基础教育提供稳定、安全、舒适的学前教育环境;为抚平在这场灾难对其心理伤害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尽快恢复。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灾后重建及政策背景
某某“5.12”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项目建设所在区域为“5.12”地震震源所在地。“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某某县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13个乡镇全部受灾,全县校舍形成D级危房率达100%,全县村小校舍几乎全部倒塌。加之,某某县地处岷江河谷地带,灾前学校多数地处山崖下,山体滑坡和落石等次生灾害以及地震造成的校舍危房严重威胁着某某县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学校已经不能正常行课,校舍灾后恢复重建迫在眉睫。全县内仅有的两所公办幼儿园,也在地震中毁于一旦,处于瘫痪状态,幼儿教育亟待恢复,特别是该项目所在地的映秀幼儿园,校舍全部垮塌,学校损失惨重。
“5.12”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为确保某某“5.12”特大地震灾后学校及教育基础设施重建工作有序、有力、高效地的开展,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恢复灾区儿童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县受灾儿童营造一个设施完善、舒适乐学的学习环境,促进某某灾后教育快速恢复和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要求,根据《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四川
某某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某某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某某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依据灾区恢复重建的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城乡规划,结合灾区损失情况,为扎实推进灾后幼儿园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某县校舍灾后重建工作,已将中国****映秀幼儿园重建项目纳入到某某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之中。 2.1.2科教兴国背景
教育兴,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建设人才,才能建设出一流的国家。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了满足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2009年教育部提出: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要求。
2.1.3灾前某某县教育发展状况
震前,某某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4所,在校生18929人。其中:大、中专院校3所,单设初中3所,完全中学3所,小学91所(村小7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儿童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所。有校舍面积365802平方米,固定资产14377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4887.2万元),图书68.31万册,其中: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校舍3282平方米;幼儿园校舍共4888平方米,图书2680册。
7~12周岁入学率达99.73%,小学年辍学率为0%,小学毕业率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89%,15周岁文盲率为0%;13—15周岁入学率达95.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5.89%,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0.27%以内,初中毕业率达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2.21%。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6.96%。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幼儿入园率不足50%。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开端
幼教法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讲:同小学教育一样,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规中还提出:“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当今世界各国重视发展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某某幼儿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85页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