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鳃亚纲
1真鲨目:真鲨亚目有1科,24属近100种,中国现有11属30余种。眼小,圆形 ,少数椭圆形。喷水孔细小或消失。鼻孔狭小,距口颇远。口宽大 ,单齿头型,少数三齿头型。背鳍2个,无硬棘。尾椎轴上翘,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卵胎生或胎生。中国有三齿鲨属、沙条鲨属、副沙条鲨属、鼬鲨属、斜齿鲨属 、基齿鲨属、直齿鲨属、柠檬鲨属、真鲨属、胞齿鲨属等。真鲨属有30余种,是现代鲨类中最大的一属。中国有真鲨属10余种,常见的有黑印真鲨、沙拉真鲨、阔口真鲨 、侧条真鲨。肉可食。肝脏是制鱼肝油的原料。鳍可制鱼翅。代表动物:梅花鲨 (五)校园水生生物
1、法帽表壳虫 Arcella mitrata Leidy (约100~152um)
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分布在世界广阔地域。 简要介绍 :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叶状伪足。小型个体,壳直径为0.1-0.2 毫米,壳高0.05-0.08 毫米。壳由透明的几丁质似的物质组成。背。腹观时,壳 呈圆形;侧面现时,壳背拱起为圆弧形。壳口在腹面的中央,背面与口面连接的基角明显翘出。壳口内陷,通常可 达壳高的三分之一,在接近壳口处时可以看到一个轻微的口前弧弯。通常不具有口管。表膜上的点子凹洞较大,排列较整齐。伪足呈指状。生活时,表壳上有浓密的麻点,壳色随日龄由无色变为淡黄色、棕色或深褐色等。
为淡水中常见种,喜生活于水沟、水坑、水塘或沼泽中,有时也可在湖泊或河流中发现它们。取食及生殖方式与变形虫相似。可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
2、绿草履虫 Paramecium bursaia Focke (长 100~150um,宽 50~60um)
分类地位:动物界 、原生动物门 、纤毛纲 、管口目 、 草履科 、草履虫属
体宽扁,后端圆钝,体长为体宽的2倍。胞口、伸缩泡、细胞核和刺丝泡与草履虫相似,但有共生绿藻。可用作环境指示,江河鱼类饵料。
四、实习的心得与体会
这是第二次去缙云山见习,第一次去是大一的时候。这次是动物学,那次是植物学。虽然不一样,但我觉得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生态。只有我们对它们都比较了解了。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它们。
这一次,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亲切,那熟悉的味道。它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美。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只待在学校学习,我们需要走出去,我们才能学到许多课本上都没有的知识,这样才能扩大我们的见识面。
我们在李老师、陈老师的带领下,在缙云山进行了长达五天的见习。第一天是去的动物园,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为了知识,我们都坚持着。这正如老师说的,我们需要恒心、耐心、信心,有了这些,没什么事情不能做好的。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例如,可爱的大熊猫、可怕的蛇、漂亮的鸟儿等等。看到了许多平时都不能看到的动物,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看着那些动物在笼子里关久了,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本性,就像失去了灵魂,只剩一具躯壳在那里活着。
我们在缙云山上,老师带着老师带着我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大山中,寻找着我们的目标。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呀,我们还是捕捉到了许多动物。从此这些小动物就为科学献身了。我们向他们致敬。这主要源于同学们细心,才能找到它们,它们也是很狡猾的。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抓到蛇,最后还是捡到一条死了的小蛇。我们每天出去都在寻找它,它就是不出来。蛇我是最怕了,以前被蛇给吓
傻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有就是去观鸟,没看到多少只,还没有在校园内观看到的鸟多。可能是树木太大了,都把它们挡着了。
在见习中,我们都很积极的投身于其中。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与老师交流,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为找到一个动物,而高兴半天。我们最后还去了自然博物馆,我们在那了解到了动物的进化史,清楚知道了,它们一步一步的进化历程。回到校园内,还对校园内的水生动物进行了观察,学会了怎么样采集水样,以及显微镜的观察。
不光是学到了这些知识,还学会了一些实用的专业技能。下面我就详细的介绍下。
捕虫网捕虫法 (1). 观察虫情
不论是定点专项采集或是随机采集,初到采集现场,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要冷静观察虫情。尤其是在虫量不多的情况下,更应仔细观察动静,摸清昆虫飞动的规律,包括飞动的高度、速度、方向等,结合当时的风向、风带等因素,再立意作好准备,开始挥网捕捉。 (2). 顺势兜捕
摸清虫情后,待其再次飞临,可用目测方法判断其飞临方向、高度和速度以及风向、风速等瞬间具体条件,手握网柄、瞄准方位,待其进入有效距离后,顺势举网一挥虫即入网。所谓顺势兜捕,就是在静观不动情况下,根据昆虫飞临方向,或迎面或旁侧及时调整最佳方位,出其不意,一举入网。如一网失误,不必尾追,而是以逸待劳,一网不入,再等二网。 (3). 翻封网口
一旦虫入网,要立即翻转网袋,把网底甩向网口,封住网口后,入网的昆虫才不致逃逸。挥网捕虫和翻封网口是连续、快速的两个动作,是用捕网捕虫的一项基本操作。 (4). 取虫入袋
入网的昆虫需立即取出。取虫时先慢慢收缩网袋,减少它在网内挣扎活动的范围,然后待其稍停趁势隔着网袋轻捏虫胸,使它静止,再用小镊子伸进网内,夹其翅基取出,放入毒瓶致死后再转移到三角纸袋内。
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
(1)虫体针插:按昆虫体大小选用适当的昆虫针,夜蛾类一般用3号针;天蛾类等大型蛾类用4号针;叶蝉、盲蝽、小蛾类用1号或2号针。微小昆虫,用10mm的无头细微针。昆虫针插的部位因种类而异。甲虫从右翅基部内侧插入;半翅目从中胸小盾片中央垂直插入;鳞翅目、膜翅目及同翅目成虫从中胸中央插入;直翅目从前胸背板右面插入;双翅目从中胸中央偏右插入;小型蜂类可不插针,采用侧粘的方法,以免损坏其胸部特征。
(2)整姿:蝽、甲虫、蝗虫等昆虫针插以后,尽量保持活虫姿态。需将触角和足进行整姿,使前足向前,后足向后,中足向左右。
(3)展翅:蝶蛾类昆虫需要展翅。按昆虫的大小选取昆虫针、按针插部位要求插入虫体,将虫体腹部向下插入展翅板的槽内,使展翅板的两边靠紧身体,用昆虫针,将翅拨开平铺在展翅板上。蜻蜒类要以后翅的两前缘成一直线为准;蝶蛾类以两前翅后缘成直线并与身体成垂直;蝇类和蜂类以前翅顶角与头顶在一直线上,。然后再拨后翅使左右对称。最后用玻璃片压住或用光滑纸条把前后翅压住,用大头针固定,放在干燥通风处,待虫体干燥后,取下玻璃片或纸条,从展翅板上取下昆虫插入盒内,制成针插盒装标本。 小型昆虫针插标本的制作:
可用粘虫胶或合成胶水把小型昆虫粘在三角纸上,再做成针插标本。 装标签:每一个昆虫标本,必须附有标签。按照一定的针插部位将昆虫针插后,使用三级台整理针插昆虫和标签的位置。针帽至虫体背为8mm, 标签至针尖为16 mm(寄主、时间)、8mm(昆虫的名称)。
(2)修补:在制作过程中,如有损坏,可以用粘虫胶或乳白胶进行修补。 昆虫浸渍标本的制作
凡身体柔软或细小昆虫的成虫、卵、幼虫、蛹等,可以用防腐性的浸渍液浸泡保存在玻璃瓶内。浸泡前应先使幼虫饥饿,排出粪便。浸泡在下列保存液中。 (1)酒精浸渍液
(2)5%福尔马林浸渍液
贴标签,上要写明昆虫名称、寄主及采集地点和时间。
制作标本:
(1) 处死。将扑捉回来的昆虫放入放有乙醚的杀虫皿中,放置半个小时左右待昆虫昏迷致死,对于大型的难以毒死的动物注射甲醛溶液处死。
(2) 展翅。 将有翅的昆虫,如蜻蜓、蝴蝶等的翅膀平展在展翅板上,躯体卡入展翅板卡槽,用大头针钉住,待翅膀定型后取出。
(3) 定型。将昆虫摆好姿态钉在标本盒或粘在标本盒上。
(4) 装盒。将制作好的标本装入标本盒,放入干燥剂和樟脑丸,封号盒盖。 蝴蝶标本的制作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 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 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⑤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则可以把它放好以晾干。 其他标本的制作
注意:不同昆虫生活习性不同,它的采集地的选择有所不同,采集方法也有所不同,生活习性的不同在上面我以说了,下面我主要说不同的昆虫制作标本时的针插部位的不同:
1、直翅目昆虫针插在前胸背板后方偏右的后内角
2、 蜻蜓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的针插部位于中胸背部中部 3、 半翅目昆虫插在中胸小盾片中间稍偏右一侧
4、鞘翅目昆虫针插右鞘翅内前方,使针从中足和后足之间穿过
5、 微小昆虫则用00号昆虫针孔入昆虫的腹部正中,再用一般的昆虫针穿过软木的左测
在针插时还特别注意:昆虫针插入一定要与虫体的长轴垂直。
标签的填写:采集标签要包括采集日期、采集人、采集地以及鉴定人特别提醒:标签的大小规格要适当。标本的保存:昆虫完全干燥之后,放入昆虫盒中,在盒之中要放樟脑或其他防止虫蛀的药品,并时常不断加药。
还学会了,老鼠夹的安放。安放老鼠夹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很容易打到自己,我在练习的时候就打到了自己两下。安全第一呀!
虽然知识短暂的几天见习,这几天已经够了,在这短暂的几天,体现出了我们老师高尚的品格,处处为我们着想。也体表现出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我们知识得到了升华,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还了解到了,现在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保护它们,在山上大型的动物都没看到过,在这样继续下去,那里的生态可能会失去平衡。就会失去生态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五.参考文献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淡水轮虫志》,王家楫,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 《中国动物志》,沈嘉瑞,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昆虫分类上、下》,郑乐怡、归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常见昆虫野外识别手册》,张巍巍,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蝴蝶观赏手册》,虞国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秦海林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