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倒入1mL至2mL盐酸,观察现象。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
K2CO3+2HCl=2KCl+H2O+CO2↑
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AgNO3+HCl=AgCl↓+HNO3
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重点)
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
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盐酸。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
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
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16
K2SO4+BaCl2=BaSO4↓+2KCl
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
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
KCl+AgNO3=AgCl↓+KNO3
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
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如何检验H+、Ag+、OH-、Cl-、SO42-、CO32-六种离子?(重点)
(1)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Ag检验。
+
+
+
17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4、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的检验。
--
18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液中CO32-的存在。
中考复习资料化学方程式总结(重点)
一、三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 反应条件:
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等)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 2Al+3 H2SO4== 2Al2(SO4)3+3H2↑ 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 Fe+ 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初中阶段认为难溶性盐在水中没有离子,
不反应)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它们是先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再和某些盐(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等反应生成难溶性碱。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
19
Cu+Hg(NO3)2==Cu(NO3)2+Hg
3.补充反应:非溶液置换反应:还原性单质和氧化物的反应(参照:五之二)条件:加热 1单质为氢气、单质碳
2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H2+CuO = Cu+H2O C+CuO = Cu+CO2↑ H2+FeO = Fe+H2O C+FeO = Fe+CO2↑ 3H2+Fe2O3 =2Fe+3H2O 3C+2Fe2O3 = 4Fe+3CO2↑
规律:金属氧化物= 金属+H2O 金属氧化物+C = 金属+CO2 +H2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CO3 === H2O+CO2↑ H2SO3 === H2O+SO2↑ 要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碱(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条件是
加热)
Cu(OH)2 ==CuO+H2O
2Fe(OH)3 == Fe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条件:高温)
CaCO3 == CaO+ CO2↑(可溶性碳酸盐没有这个反应)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条件:点燃)
2 Mg+O2 == 2MgO 3Fe+2 O2 == Fe3O4 2 Cu+ O 2 === 2CuO(条件:加热)
2.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难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化学上下册文字知识汇总(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