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阶段:
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课题总结阶段。做好实验分析、总结,撰写成果文章、研究报告等。在吉林省两大核心学术期刊《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上开辟“生命与安全教育”专栏,做好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宣传与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的推广工作。 4.第四阶段:
2010年9月至10月,课题结题阶段。申请验收、结题。完成《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系列丛书(增强版)修订与出版;完成《吉林省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探索》论文;完成《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报告》;做好本课题在“十二五”向国家级申报的准备工作。 十二、课题研究的管理 1.组织管理
请有关专家与领导指导,课题具体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 2.过程管理
严格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坚决避免“重两头、轻中间”课题研究的浮躁现象发生。各子课题都要在“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实验网”上建立课题研究档案,通过信息化管理,督检课题研究过程,提升课题研究质量与实效。 3.成果管理
边研究边推出成果,利用吉林省两大核心学术期刊《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及时宣传与推广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对优质课题成果给予奖励。 十三、课题研究的保障 1.组织机构保障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项目顾问:刘 强 (吉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文艺处 处长) 郑 迅 (吉林省教育厅学校安全教育处 处长) 姜本祥 (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副处长) 项目主管:张延华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所长)
项目主持:王野川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 秘书长) 总课题组:
组 长:王野川 副 组 长:郭喜永 秘 书 长:邓鹏宇 学术秘书:刘 宇 吴清扬
2.研究经费保障
吉林省教育厅落实专项研究经费,为研究活动提供财力保障。 3.研究资源保障
群策群力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国内外丰富的生命与安全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丰富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十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丛书》学生版、教师版、家长版三本。 2.《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救学习读本》学生、教师、家长综合图文版。
3.“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系列专栏论文。 4.“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十五、课题研究的特色
1.研究人员上:课题组既有教育行政领导,又有教育科研专家,还有中小学第一线教师,为课题能够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研究内容上: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生命与健康、安全、成长、价值及关怀等,本课题在全面研究生命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更突显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3.研究对象上:本课题研究的对象除针对中小学学生外,对中小学教师及家长也做具体研究。
4.研究手段上:除应用传统手段外,还将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科研充分融合。
5.研究方法上: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与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恰当整合,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 2009年2月12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