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 3.生命教育观理论
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论证充分、方法得当、科学实施。
2.全面性原则:实验研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要关注教师与家长的生命。 3.体验性原则:生命与安全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育,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4.实践性原则:研究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树立生命与安全意识,提升生命质量,构建生命意义。
5.主体性原则:实验研究要尊重学生、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初级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全省中小学师生与家长对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重视。 2.中级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获得适合我省省情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及完善的教材体系。整体规划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命教育序列的内容,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
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3.高级目标
全省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形成自觉的生命与安全意识,让“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成为常态。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 1.生命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2.生命与安全教育方法的研究 3.生命与安全教育原则的研究 4.生命与安全教育途径的研究 5.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方法论研究
6.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7.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哲学思考 8.国内外生命教育比较研究 9.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 (二)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实验研究 1.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目标预设研究 2.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3.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研究
4.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材对我国中小学学生的适应性研究 5.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 6.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法多样性研究
7.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研究
8.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 9.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10.生命与安全教育技术与手段研究
11.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学科中的整合与渗透研究 12.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3.生命与安全教育家长素质提升研究 14.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管理研究 15.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评价研究 (三)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 1.编写《生命教育读本》
2.编写《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救学习读本》
3.开发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电子课件等) 九、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查阅教育行政部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每个阶段都选择一些带有全局性的“点”展开网上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充分占有资料,运用辨证分析法找出关键点,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提高课题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掌握丰富的一手、二手资料的前提下,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探讨尊重生命教育的内涵、特点及规律,探索实施途径,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
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典型个案的系统观察与剖析。 5.实验研究法:对一些可以用实验验证的研究内容进行实验研究或信息化模拟实验研究。
十、课题研究的措施
1.请专家。拟聘请国内生命与安全教育专家、学者、教授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对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同时也将吸纳一线优秀实验教师参与课题指导工作。
2.在全省各市州、区县分层设立实验基地区(校)
各实验区(校)必须严格执行课题规划,履行承诺,扎实工作,深入研究,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必须“上挂下联”,即上有专家牵头指导,下有教学基地实验,并通过“校本教研”或者“强强联合”的形式,开展群众性课题攻关,提升课题研究的科技含金量。实验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每年度至少要聘请一位课题组专家到校指导实验工作。 3.课题研究采取“研训结合”的运行新模式
以研带训,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生命与安全意识、技能;以训促研,通过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生命与安全内容的培训,促进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质量。总课题组每年度要组织一次实验区(校)课题研究人员、师生及家长代表的生命与安全教育培训。 4.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
通过教育期刊、网站等媒体,宣传和推广生命与安全教育。本课题研究将在吉林省两大核心学术期刊《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上开辟“生命与安全教育”专栏,做好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宣传与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将开通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实验网”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5.课题实行学期计划管理
学期初向各实验区(校)下发年度工作计划,学期末召开课题工作会议。 十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
2008年6月至10月,课题确立、申报、论证、资料准备、收集阶段。6月筹备成立课题组,总课题组开始课题研究前期中外最新相关资料采集,同时在全省有代表性中小学校开展广泛深入地调研工作。8月在充分掌握较丰富学术资料、完成较深入学校调研基础上,组织我省有关专家及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典型先进学校科研骨干,论证方案、拟定纲要并研究性撰写“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系列丛书。10月课题开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组领导与指导组织机构,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讨论、修改、审定《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系列丛书初稿,完成定稿。 2.第二阶段: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课题实验阶段。以学期为单位,做好课题的实施和阶段总结。2008年11月,分别选建各地、市、县、区课题研究基地校(小学、中学各一所),确立各基地校所承担之子课题研究方向;《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系列丛书(简约版)出版。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立足基地校广泛开展与推广“生命与安全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与培训活动;通过带有实践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开始撰写《吉林省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探索》论文;收集《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指导》系列丛书(简约版)的应用反馈信息,确定其(增强版)的修订方案并开展具体实施。开通“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实验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