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怒而抢过吕布的画戟,掷戟刺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思考题1】王司徒能够成功施行连环计,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1)董卓仗势欺人,凌辱百官,无视皇帝,权威几同天下,甚至大有取汉天子而代之之势。(2)对待招安降卒,残忍无度,却谈笑自若。(3)董卓、吕布父子俱是好色之徒,都垂涎于貂禅的美色,都想占为己有。(4)貂禅天生丽质,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善观言察色。欲报司徒大人养育之恩,欲为大人排忧解难。(5)王司徒设计周详,所行之事让董卓、吕布父子深信不疑。(6)吕布的有勇无谋,见利动心,好色忘义。 【思考题2】就?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事,简析董卓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1)骄横残忍。董卓闻孙坚已死孙策尚幼,遂不以为意。自号?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2)奢侈荒淫,贪色无忌。筑眉阝坞,役使民夫二十五万人;内盖宫室仓库;选少女800等。董卓自纳貂禅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ju?)听贾诩(xǔ)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董卓领貂婵去眉坞(wù),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蔡邕(yōng)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yì)死。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求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思考题1】?吕布虽勇,然而无谋?,在这一回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董卓载貂禅而去,王允突然出现,吕布毫不怀疑。(2)王允的几次佯惊,吕布信以为真,三言两语说出凤仪亭一事。(3)王允说布盖世英雄受此侮辱,布则怒气冲天,要杀老贼。扶持汉室。(4)攻打西凉兵时,轻敌自大,陷入重围,只好退兵,万般无奈,投奔袁术。
【思考题2】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铺陈的手法。去长安前后,多少次恶兆,他从不怀疑。可见,他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①去的夜晚,母亲做了恶梦,他认为是?惊报?。②行不到三十里,车断轮,又行不到四十里,马断辔。他相信李肃之言,是将改乘玉辇之兆。③又行间,狂风暴雨,昏雾避天,他相信李肃之言,是红光紫雾壮天威。④长安夜里,小儿歌?十日卜,不得生?,他相信李肃言,预示?刘氏灭,董氏兴?。⑤次日早晨,见一道士,……,他相信李肃言,是心恙之人。
●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李傕、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三次改葬卓尸。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引兵伐李、郭,各有胜负。李傕、郭汜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自此威名日重。操在兖(yǎn)州,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操接父嵩(sōng)由陈留郎琊(yá)往兖州,途中嵩被黄巾降将张闿(kǎi)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重点情节:报父仇曹操兴师】曹操派人往琅琊郡接父亲曹嵩到兖州,曹家一行四十余人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欲结好曹操,遂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不料所派之人竟是黄巾降将。他们杀死曹嵩一家,取了财物,逃窜他处。曹操大怒,于是发誓要向陶谦报杀父之仇,一路杀戮百姓,包围徐州。
【思考题】本回写曹操为父报仇去攻打徐州的事情,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印证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反映了曹操的残暴。体现了作者抑曹兴刘的思想。(2)用陶谦的仁厚来反衬曹操的残暴,为下面刘备救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作铺垫。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管亥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刘关张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陶谦。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青州田楷欣的救兵来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陶谦要一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张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dūn)救出。
【重点情节:刘备北海救孔融】陶谦求援孔融,黄巾军包围北海,孔融自顾不暇,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刘备。刘备收到信件之后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干,往北海郡进发。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太史慈、张飞、刘备驱兵掩
6
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北海之围。 【思考题】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参考答案:(1)刘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刘备帝室之胄(zhòu),人称刘皇叔,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2)刘备重?义?,刘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徐州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3)刘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刘备也很自知。刘备深知徐州战事,也懂陶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徐州的统治。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十二回应道?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吕布用陈宫计,让城中富户田氏诈降,诱曹操入濮(pú)阳城。曹操中计,在北门与吕布遭遇,用手掩面,谎言脱困。曹操将计就计,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蝗灾缺粮而罢兵。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牧。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我要夺回徐州城,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他的谋士劝道:“弃兖州而取徐州,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东,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许褚(chǔ),褚降曹。操复攻兖州,乘兖州空虚,曹操攻取,后进兵濮阳,六员大将共攻吕布。因田氏内应曹操,无法进城,逃往定陶,又中曹操埋伏,大败而逃。
【重点情节:陶谦三让徐州】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引兵相救,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曹操退兵后,陶谦及其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执意不肯。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后徐州军队与百姓拥立刘备,刘备乃领徐州牧。
【思考题1】?陶恭祖三让徐州?中,陶恭祖把徐州让给了谁?为什么让?
参考答案:让给了刘备。原因是:自己年事已高,且重病在身,二子无才,并认为刘备乃当世之杰,所以把徐州让给了刘备。
【思考题2】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曹操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因此得以脱险。这反映了曹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吕布投徐州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太尉杨彪使反间计,使李傕、郭汜自相残杀。张济与傕、汜讲和,两人从之。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傕、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李傕部将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李傕,郭汜劫驾。 【思考题】本回中汉献帝曾泣告大臣?方离狼窝,又逢虎口?,这句话能否概括其遭遇,试简述之。
参考答案:从董卓、李催和郭汜到本回的李乐再到后文的曹操,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都
李乐追帝时被徐晃砍死。汉献帝回到洛阳,重建宫殿,改元建安。杨彪奏帝召曹操保驾。傕、汜又来劫驾,帝起驾欲去山江,适曹操至,保驾还洛阳。傕、汜不听贾诩降曹之计,诩单马走乡里;傕、汜与曹战败落荒而走。董昭献计曹操,迁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从之。曹操护驾移许都,杨奉等领兵拦路,曹操谋士满宠说动杨奉部将徐晃来降。杨奉败走,投奔袁术。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大权独揽。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从荀彧(yù)“二虎竟食”计,封刘备为荆州牧,下密诏让他杀掉吕布,刘备不忍。荀彧又献“驱虎吞狼”之计,假借汉帝手诏让刘备攻袁术。刘备听从诏书,领关羽攻打袁术,留张飞守徐州。因为贪酒,张飞痛打吕布丈人曹豹,曹豹怀恨在心,作为内应,引吕布夜袭徐州,张飞醉酒不能力战,弃城而走,刘备家眷失落徐州城中,张飞举剑自刎,刘备夺下宝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三兄弟感动哭泣。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平定山东,应诏进入洛阳,听从董昭建议,逼迫皇帝移驾许都,满宠说服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改投曹操。自此,曹操集大权于一身,朝廷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袁术使书与吕布让他攻刘备,许以金帛,刘败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袁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刘备回徐州,吕布从陈宫计,让备屯小沛,两相和好。孙坚死后,孙策寄居袁术篱下,在朱治等人的建议下,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开创基业,招兵买马,战刘繇(yáo),袭曲阿,得秣(m?)陵,
7
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江东之民呼策为“孙郎”。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kuài)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获得了“小霸王”的绰号。同时,他得到了周瑜等著名将领和张昭等重要谋士。从此,孙氏家族雄踞江东。 【重点情节:孙策开创江东基业】孙坚死后,其部由刚刚成年的长子孙策带领。由于兵少将寡,被逼无奈,孙策只好跟了袁术,在袁术帐下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屡屡不得袁术重用,还受了不少委屈。在程普等人的劝导下,孙策决定离开袁术,回江东建功立业。但是由于兵力太小,他只好向袁术说他想回江东为舅舅报仇而借兵,袁术起先不肯借,孙策只好拿出他父亲留下来的玉玺来给袁术作为保证。袁术大喜,才借给他五千兵马回江东。就这样孙策带着用玉玺换来的兵马回到了江东。在孙策的努力下,终于打下了江东大片地盘,建立了东吴的早期基业,在周瑜的帮助下他亲自出马请来了当时东吴名士张昭和张弘,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建立了江东基业。 【思考题1】本回题目中?小霸王?指的是谁?你能说说这一外号的由来吗?
参考答案:?小霸王?指的是孙策;孙策在与刘鳐作战的过程中,不过三回合生擒部将于糜,在得知背后遭人暗算后,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思考题2】孙策借兵往江东,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参考答案:(1)勇猛过人,智勇双全;用人精当;深得民心,江南之民,人皆仰颂。(2)感情倾向:对?仁?的歌颂。
【思考题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参考答案: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yù)水
袁术部将纪灵攻刘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以此劝和(实乃威胁),使两家罢兵,既救了刘备,也避免了唇亡齿寒的局面。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吕布出兵讨备,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曹操不杀刘备,送给兵、粮,使领豫州牧,屯小沛。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从贾怀计降操,又因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婶母)而与之反目。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于禁打败张锈。操赏封于禁,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操痛哭为保他而死的典韦,却不痛战死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感动上下。
【重点情节:吕布辕门射戟】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刘备写信求助吕布,吕布请来纪灵、刘备二人,并设宴调解,吕布将自己的方天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思考题1】?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是对人的溢美之词,但《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的形象却并不光辉照人,在第十六回中是如何刻画的?
参考答案:有勇无谋,轻信于人。体现:①袁术、曹操都惧其勇。②吕布一把扯回纪灵,如提童稚。③箭中画戟小技,无人能比。④轻信于人,许亲悔亲;轻信曹操,看中曹操的小恩小惠。⑤无大志,只图一时苟安。⑥用人不察,至亡身之祸。
【思考题2】本回中曹操是如何收买人心,体现其奸雄形象的?
参考答案:(1)接纳先败走投无路的刘备;(2)哭祭典韦,而轻长子、爱侄;(3)密收陈登,作为内奸。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依仗兵多粮足,又有玉玺在手,在淮南称帝,听说吕布结好曹操,领军征徐州。吕布采用陈登的计策,说服了寄居袁术篱下的韩暹(xiān)、杨奉临阵倒戈,袁术大败而回,向孙策求救,被斥。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是为国除害,又到徐州安抚吕布。曹操发檄(xí)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攻陷了寿春。操“借”杀粮官王垕(h?u)。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于路麦熟,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号令三军。张绣败于曹操,曹操攻南阳城。
【重点情节:曹操割发代首】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过麦田有践踏者皆斩首。不料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入麦田,违反了自己颁布的军令,理当斩首。(但他心中知道无人敢执法,也不会让他自杀。)于是便借郭嘉之语“法不加于尊”,将死罪抛开,而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以显示自己也是带头执法的。可见其善弄权术,奸诈过人的特点。
●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候惇拨矢啖(dàn,吞食)睛
8
张绣从贾诩计连败曹操,并和刘表联手进攻,却被曹操出奇兵打败。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袁绍见曹操兵回许都,便移兵北上进攻公孙瓒。郭嘉称操十胜而绍十败,荀彧、郭嘉献计攻徐州吕布,操从之。不料刘备的使者被陈宫捉住,陈宫得刘备结连曹操书信,吕布骂操攻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曹操统率大军攻打吕布,夏侯惇为前锋,迎战吕布手下高顺,顺不敌,惇绕阵而追。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到:“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惇拔箭啖睛后,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防,死于马下。两军无不骇然。 【重点情节:夏候惇拨矢啖睛】夏侯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两军相遇。高顺战败,夏侯惇绕阵追之,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将眼珠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而战。曹性被他一枪搠透面门而死。
●第十九回:下邳(pī)城曹操鏖(áo)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玄德兵少,被吕布打得大败,往许都投曹操,中途猎户刘安杀妻供食。曹操结连陈登、陈珪(guī)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得徐州。吕布兵退下邳后,不听陈宫之计,听其妻与貂婵之言,采取消极防守,不出战。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决沂(yí)、泗(sì)之水,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布恃其有赤免马,沉溺酒色。吕布因酒色伤神,便严令军中戒酒。侯成请求饮酒,不料触怒了吕布,惨遭刑杖,致使军心涣散。候成献赤免马给操;魏续、宋献绑吕布迎操兵入城。操泣(一个“泣”字可见曹操珍惜人才)杀陈宫,缢死吕布。在关羽劝阻下,不杀在濮阳战败时已投降的张辽(字文远)。
【重点情节:吕布殒命白门楼】下邳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吕布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何如”,刘备以吕布认丁建阳(丁原)、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曹操令将吕布缢(yì)死在白门楼,然后枭(xiāo)首。
【思考题1】?古人尊母轻妻,尊母至孝,妻如衣?的思想在《三国演义》吕布殒命一节有一典型事例,试述之。
参考答案:刘备被吕布所败,逃命途中,投宿猎户刘安家,刘安无野味供食,乃杀其妻以食之,假言狼肉,后刘备洒泪上马时,刘安告以?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后刘备告之曹操,操令人以金百两赐刘安。 【思考题2】妇人祸国的思想在吕布殒命一节有情节体现,试述之。
参考答案:吕布被围后,部属陈宫等多次献良策,先是严氏相阻,后貂禅以?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相劝,最终吕布失去良机,被缚时,其部将还以?听妻妾言,不听将计?相讽之。
▲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荀彧谏操谋害刘备,操不从。程昱(yù)说操称帝,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朝廷内外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pī)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前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许田打围,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献帝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重点情节:曹阿瞒许田打围】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云长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思考题1】《三国演义》中有汉献帝用玉带诏让大臣救国难的故事,请述之。
参考答案:许田打围后,汉献帝认为曹操早晚必加害于他,想让国舅董承想法救他,又怕被左右曹操的心腹所知,乃以血写诏缝于玉带内,以带赐董承,把旨意秘密传送出去。
【思考题2】秦时赵高指鹿为马以臣心,在本回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请述之。
参考答案:曹操想称帝,怕大臣不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途中见一鹿,操用帝箭射之,群臣以为帝所射,向帝呼?万岁?,曹操却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一受之。关羽大怒,认为操欺君,被刘备所劝。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于后园种菜消遣,以为韬(tāo)晦之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玄德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两个,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为逃出曹操控制,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追。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肯回去。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徐璆(qiú)
9
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操听荀彧之计联合徐州刺史车胄(zhòu)欲杀刘备。陈登、陈珪(guī)又向刘备告密,关羽杀了车胄。
【重点情节: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事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突然天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好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思考题1】刘备为何要行韬晦之计?
参考答案: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刘备参加了?奉诏讨贼?的秘密决策,但又不能走漏风声;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来祸水。刘备处境也极为危险:助曹消灭吕布之后,被安排住在相府左近宅院,实际是受到监视。?操曰:‘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
【思考题2】?韬晦之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不将此事告诉结拜兄弟?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具体内容指?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意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非曹操对手。不对关羽、张飞说明,足见其韬晦之深,惟恐他俩在言语上、行动上有失,影响大计。这个细节表明刘备的深谋远虑。 【思考题3】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内容赏析】(曹刘?试探与反试探?论战的三个回合)
1.第一个回合:曹着意设问,刘权作不知。曹操既想试探刘备内心所想,又不想被刘察觉,因此他只能迂回出击。在酒至半酣之时,借天外龙挂起兴,着意设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又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并要刘备指明当世英雄。刘时而装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终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极,你推我挡。
2.第二个回合:曹步步紧逼,刘乱论英雄。曹操见迂回战术不行,就改用正面出击。在曹操的逼问下,刘备只好顾左右而言其他,乱论一番。他列举了许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刘备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语气,而均是探询语气。这是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胆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刘所列举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两人语气完全不同。刘备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曹操锋芒毕露,藐视一切。语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异: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气,似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刘大智若愚,内孕英雄之心,似隐伏于波涛之内潜龙。
3.第三个回合:曹识破英雄,刘巧饰惊恐。曹操在正面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只好单刀直入,直刺对方要害。他先给英雄下了个定义,然后直言当世英雄惟刘备和自己两个。实际上是说刘备就是他唯一的对手,刘图示全部的思想底细,被老谋深算的曹操一惊,焉能不意乱心慌,于是?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上?。如果此时刘备不加以掩饰,那么他的韬晦之计至此可说是功亏一篑。但就在那一瞬间,刘备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饰,不仅与当时的情境相吻合,瞒过了多疑老练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没有丈夫气概,不可能图谋霸业。这一部分乃情节高潮,虽没有刀光剑影,但唇枪舌剑,惊心动魄,最终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4.小结: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曹操先借龙设问,再步步紧逼,却偏偏不讲明谁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让刘备说出。而刘明知天英雄是谁,但决不吐露。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论战,双方各怀心机,表面上却谈笑风生,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曹操的语言咄咄逼人,自负不凡,但又灵敏多变,表现了他骄纵多疑,老谋深算的性格特点。刘备的语言深藏不露,谨慎沉着,但又机警灵活,表现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 5.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2)?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节气氛,是此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环境描写出现在第三段,这句话明写天气,暗写人物情态和惊喜不定,忽惊忽喜。天上?阴云漠漠?,刘备心中也阴云笼罩。而天外龙挂又成了刘备借龙喻英雄的依据。等到曹操说破英雄突?天雨将至,雷声大大作?。在刘备的心理上,曹操说破英雄才是惊天动地的灌耳惊雷,这?雷声?就成了影响人物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雷声又成为刘备失箸的绝对掩饰,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听陈登之计,得郑玄之书与袁绍,向其求救。刘备连袁绍,袁绍起助备伐操,令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操患头痛风,陈琳起草的讨操檄(xí)文让曹操大吃一惊,汗流浃背,发汗后病也就好了(曹操因此而敬其才,后来免其死)。曹操一面领兵杀备,一面领兵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国演义》分回梗概及重点情节梳理(Word2003)(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