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学习辅导
中学教育学理应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本教材主要是教育学的内容。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属于社会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中学教师学习这门课程,既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进一步掌握教育理论,熟悉教育的实践规范,也有助于总结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进而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高质量地进行教书育人工作。
本教材共十一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章):主要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历史发展;教育目的及其全面发展教育,强调认真贯彻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本质与发展,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学习的方式;最后论述了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劳动特点,职业角色与形象,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以及师生关系。
第二部分(5—7章):主要论述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而开展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解析了课程的基本理论,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及课程资源开发;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第三部分(8—9章):主要论述学校德育及班级管理。主要论述了德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并就当前我国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了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等。
第四部分(10—11章):主要阐述教师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改革。指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同时应该又是教育工作的研究者,论述了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一般方法和如何进行校本研究;最后强调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核心理念,特别是当前的课程改革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应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及运用。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特而永恒的现象,树立科学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方能理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本质是教育学最基本的理论,是思考教育问题的基点。因此,本章首先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包括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
等;其次重点解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最后指明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同时又系统的阐释了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等。通过本章学习,旨在使学员对教育学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有两个,即教育(P7)和教育学(P21);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P8); 2.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P8—14); 3.教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标志和特点?(P15—21)。熟悉教育起源说的几种观点和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二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规定培养人才的质量与规格,所以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本章揭示了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 明确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和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与理论依据,重点解析了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联系当前中小学实际论述了教育目的如何落实的策略。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育目的(P24);全面发展教育(P37)
本章应正确认识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如何?(P26) 2.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哪些?(P28) 3.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与理论依据各是什么?(P31—32) 4. 谈谈对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理解。(P36)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P37)之间的关系如何?(P40) 6.联系实际谈谈当前在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P38—40)
第三章 学生
教育学生必须走进学生的世界,只有科学理性地认识与对待他们,教育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本章解析了学生的本质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最后指出了学生学习的实质、学习方式及学生现代学习的几种新方式。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1.学生的发展(P43)
2
2.学习、学生的学习(P49—50) 3.自主学习(P53) 4.合作学习(P54) 5.探究学习(P55)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 1.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43—44); 2.如何理解影响学生发展各因素的地位及作用。(P44—45); 3.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P47) 4.现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哪些?(P53—55)
第四章 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特定的专业素质,我们只有充分而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等,特别是创造条件,具备了较高的教师专业素养,才有利于高质量完成我们肩负的使命。本章首先解析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及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重点论述了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发展;最后明晰了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师(P58)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P58)2.怎样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P60—62)。 3.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如何形成这些素养?(P63—69) 4.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哪些方面?(P67—69)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P75)
第五章 课程
课程问题是教育领域中一个永恒的问题,因为它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因而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章主要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重点解读了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最后明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1.课程(P81);2.课程计划(P88);3.课程标准(P89);4.课程资源(P93)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请对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作以正确评价(P82)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P82—84) 3.试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P88—91)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开发课程资源?(P95—96)
3
第六章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的本质、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等。通过学习,重在使学员认识教学的本质,掌握教学的规律等。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教学(P102);班级授课制(P117)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教学的本质是什么?(P100—101)2. 教学的任务有哪些?(P103—105) 3.教学的原理包括哪些内容?(P105—115) 4.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P120—121)
第七章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本章重点阐述了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工作的几个基本环节,同时强调了教学的策略、教学方法,又强调对教学工作的反馈评价。通过学习,重在使学员在正确掌握教学理论的同时,掌握教学的策略、技能等。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1.教学策略(P131);2.教学方法(P137);3.教学评价(P143)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教学实践分为哪些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P124) 2.教师备课应做好哪些工作?(P125—127)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P128—129) 4.目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P138—141) 5.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包括哪些内容?(P145—148)
第八章 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效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影响学校整体的工作。本章界定了班级的概念,分析了班级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最后解读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七种方法。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1.班级(P149);2.班主任(P160);3.说理教育法(P162)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怎样建立良好的班集体?(P156);
4
2.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P158—159)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和工作方法各是什么?(P161—164)
第九章 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性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本章主要解析了德育的内涵、重点论述了学校德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介绍了国外德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外学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就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必要性、主要理念、思路和新方法进行了阐述。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德育、学校德育(P165);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 学校德育的原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66—170) 2.论述题: 请联系实际谈谈加强与改进我国学校德育的必要性。(P180); 3.我国学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各有哪些?(P171—172) 4. 我国学校德育的新方法有哪些?(P173—176) 5. 论述题:国外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有何启示?你对改进我国学校德育有何建议?(P183—184) ; 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P168—169)
第十章 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仅应有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师教育研究中去,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养人的质量。本章首先解读了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教师教育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过程;系统地介绍了五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最常用的教育观察法,还有教育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最后重点解析了校本研究。
在本章学习中,应重点理解与掌握的基本概念是:1.教师教育研究(P186);2.教育观察法(P191);3.教育调查法(P193);4.教育经验总结法(P195);5.个案研究(P206);6.校本研究(P198)
本章应正确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理论有:1. 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和意义各是什么?(P187—188) 2.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P189) 3. 教师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P191—197) 4. 校本研究的特点、类型和基本因素各是什么?(P198—202) 5.校本研究的方法及成果表述应该是怎样的?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学教育学》学习辅导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