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讨二至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研讨二

表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

案例编问题/误区 号 1.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 2.教学进度延迟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强 4.时间分配不合理 5.课前准备不充分 1.学生对任务不明确,盲目搜集。 2.老师引导的不够,浪费时间。 3.时间分配不合理,观点有对错,没有取舍。 无效原因/改进方法 2-3 原因:未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合理使用,不是每环节必整合 原因:对学生不够了解,教学设计不完善。改进:加强训练,精心设计。 原因: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性。改进:教学设计充分考虑环节衔接引导。 原因:教学设计不完善。改进:精心设计评估可能用到的资源,提前准备。 原因:对学生查找的资源不熟悉。改进:对资源要提前熟悉和准备。 1.原因:老师对关键词和课堂重点没有把握好。改进: 老师课前要把握好重点精心设计。 2.原因:教师对精选的网络资源、学生可能查找到的资源量的控制不够精确,引导无效。改进:师生搜索前要有所准备,不能大海捞针,要抓好重点,不做无用功; 3.原因: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握要很准确。改进: 精心设计教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判断好,对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信息及网络工具要提前准备好,做到重点明确,有所取舍。 1.原因:教师只给学生网络平台;改进:自主学习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2.原因:教师对信息的整合方式或能力有限;改进: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 3.原因:一个同学展示,其他的支支吾吾。改进:做好分层教学设计,让小组中的每一个2-4 2-5 1.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2.教师展示的信息缺乏整合。 3.小组在展示成果时,参与成员分工合作。 面不广。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1.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完成技术支持的探究研讨活动。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主题单元,时间有限 较好地处理了单元内容之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将分散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组织;同时能够 在更大范围内将授导与探究的矛盾进行弹性协调,解决了以往单课时、单课文设计的不足,优化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6

研讨三

一、这一主题是否来源于您所任教的课程? 这一主题来源于我任教的三年级科学。 二、这一主题能否包含多样的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2.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3.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5.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过程与方法:

1.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2.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3.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4.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3.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4.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三、这一主题能从哪些方面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的方面有:1.饲养动物是学生有趣又收获的学习过程2.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能增加对生命可贵的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3.通过养蚕活动,学生能自主去记录,提升观察分析,设计记录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这一主题是否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挑战?

观察分析的挑战:比如动物身体各部分的形态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数据记录的挑战:每天测量蚕的长度,形态,进食情况,排便情况,形态变化。养殖的挑战:从蚕卵到蚕蛾要顺利完成养殖不容易,还要定时准备新鲜桑叶,定期打扫蚕的“房间”。

研讨四

听过一节课《日食与月食》,教师事先精心设计了学习步骤,从多因素引导学生对宇宙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加入了模拟实验等信息技术支持,加强了学生对月球绕地球的认知,在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模拟了宇宙的运行,从地月系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总星系,使学生能感受到宇宙运行的无穷魅力和科学规律性,也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首先给定基本的学习情境和具体的任务,然后提供一些必须的资源支持,最终的评价是从多维度考虑。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的成功经验是,科学课堂的合理信息技术支持让问题情境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成果展示更为多样,特别是在实物难以模拟的实验或者繁复的实验中能起到非常好的引导学习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堂常见问题 基本 要素 情境 问题 概述 解决 方案 1.创设与生活常识相违背或完全无关。 1.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使 学生充分认识到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 2.情境过于单一,学生研究缺乏兴趣。 2.例如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景”;以新闻材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景”;以科学发展史实为背景“创设教学情景”;以同学 们熟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创设教学情景”。 3.在熟悉课程三维目标的情况,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合理定位,3.创设情境与所教学科关联不大,未能突创设情境。 出学习主题,效果不佳。 4.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东西做动态的处理,把抽象的知4.对媒体工具选择、使用不当,造成情境识作形象的演示,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情境。 无法达成或者太过情境化。 5.教师无法合理驾驭自己创设的有效情境,学生不配合。 6.教师抢夺学生主体地位。 任务 1.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局限于一课1.需要各科教研组在基于信息化教育为前提的条件下,分工合作,研一时,不能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讨单元三维目标,规划主题学习单元,生成有效单元主题任务。创设 5.充分发挥教师引领者的作用,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提问,合理的媒体展示,让学生进入情境,融入课堂。 6.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形成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讨二至七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讨二至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3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