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材料的晶粒度 C.材料的粘滞性 D.以上全部
158.纵波直探头的近场长度不取决于下述何种因素(d) A.换能器的直径 B.换能器的频率
C.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速度 D.耦合剂的声阻抗
159.声波垂直入射到表面粗糙的缺陷时,缺陷表面粗糙度对缺陷反射波高的影响是(c) A.反射波高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加 B.无影响
C.反射波高随粗糙度的增大而下降 D.以上a和b都可能
160.频率为(c)的机械振动波属于超声波范畴: A.低于16Hz
B.高于16Hz,低于20KHz C.高于20000Hz D.以上都不是
161.在异质界面上斜入射纵波,如果入射角达到第二临界角,将会发生(c) A.表面波全反射 B.横波45°折射 C.表面波
D.以上都不对
162.检验厚度大于400mm的钢锻件时,如降低纵波的频率,其声速将(c):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定
163.若园晶片直径为D,探测距离为X,声压公式为Px=P0πD2/4λx,则(e) A.X<N(近场区长度)此公式正确 B.X>1.6N时此公式基本上可用 C.X>3N时此公式基本正确 D.X>6N时此公式正确 E.b、c和d
164.有一个5P20x1045°的探头,有机玻璃楔块内声速为2730m/s,被检材料(碳钢)中的声速为3230m/s,求入射角α的公式为(b) A.sinα=(3230/2730)•sin45° B.α=sin-1(3230/2730)•sin45° C.tgα=(3230/2730)•Sin45°
0 N, B) ], N& J8 z3 x% J' O' W165.为使经折射透入第二介质的超声波只有横波,纵波在第一介质的入射角应(c) A.大于第二临界角 B.小于第一临界角 C.在第一和第二临界角之间 D.在第二和第三临界角之间
166.超声波从水中以5°角入射到钢内,此时的横波折射角(a)
A.小于纵波折射角 B.等于纵波折射角 C.大于纵波折射角 D.为零
167.在水/钢界面上,水中入射角为7°,在钢中主要存在的振动波型是(c) A.纵波 B.横波
C.纵波、横波同时存在 D.纵波、横波都不存在
168.用入射角为30°的有机玻璃斜探头探测钢时,折射横波的折射角是(a) A.36° B.19.17° C.30° D.45°
169.要使钢中折射横波的折射角是45°,纵波在水中的入射角应是(b): A.36° B.19.17° C.30° D.45°
) }: n! _2 W8 w7 |/ p, T- X170.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任一点的声压和该点振动速度之比称为(a): A.声阻抗 B.介质密度 C.声速
D.声压
171.超声波通过一定厚度的薄层介质时,若介质两侧面的物质声阻抗相等,则薄层厚度为(a)时,将有最大的声压透过率: A.1/2波长的整倍数 B.1/4波长的整倍数 C.1/4波长的奇倍数
172.超声波纵波从水中倾斜入射到金属材料中时,折射角主要取决于(b) A.水与金属的阻抗比
B.水与金属的相对声速及声波入射角 C.超声波的频率 D.水与金属的密度比
173.探头前保护膜的声阻抗公式,(Z=声阻抗)应是(c) A.Z保护膜=(Z晶片+Z工件)1/2 B.Z保护膜=(Z晶片-Z工件)1/2 C.Z保护膜=(Z晶片xZ工件)1/2 D.Z保护膜=(Z晶片/Z工件)1/2
, W7 X* ?\174.超声波通过两种材料的界面时,如果第一介质的声阻抗比较大,但声速与第二介质相同,则折射角(c) A.大于入射角 B.小于入射角 C.与入射角相同 D.在临界角之外
175.超声波从材料1进入材料2,随声阻抗比Z1/Z2的增大,而透过声压(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既可增大又可减小
176.表征材料声学特性的材质衰减,主要是由(a)所引起的: A.散射和吸收 B.波束扩散 C.介质密度过大
177.声程大于3N时,声程增加一倍,大平底的反射声压为原来的(a) A.1/2倍 B.1/4倍 C.1/2.8倍 D.1/4倍
E.4倍f.1.42倍g.2倍
178.声程大于3N时,声程增加一倍,平底孔的反射声压为原来的(b) A.1/2倍 B.1/4倍 C.1/2.8倍 D.1/4倍
E.4倍f.1.42倍g.2倍
) k' _' F# Q) Z6 g: ?% }$ M179.声程大于3N时,声程增加一倍,横通孔的反射声压为原来的(c) A.1/2倍 B.1/4倍 C.1/2.8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超声医学中级考试考点精选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