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有机合成作业——维生素B6的性质、应用与合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维生素B6的性质、应用与合成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姓名:黄秋玲 学号:20102401149

摘要: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对

维生素B6的性质、应用以及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合成方法包括“吡啶酮法”、“噁唑法”、“炔基醚法”、“微生物法”,本文还对比了这几种合成方法的应用范围、方法优劣,并对维生素B6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维生素B6 噁唑法 Diels-Alder反应 环加成反应

正文:

1、维生素B6的性质

维生素B6是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的总称(如图1) , 因都属于吡啶衍生物, 也被称为吡多素。维生素B6在室温下为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 在氯仿中不溶或极微溶。在干燥环境或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但在碱性和中性水溶液中不稳定, 暴露于光和热时更不稳定, 其中吡哆醇要比吡哆醛和吡哆胺稳定得多。人体内的维生素B6在激酶作用下, 5位羟甲基可被磷酸化, 得到磷酸吡哆醇、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化作用是维生素B6在细胞内的重要储存方式, 3种磷酸化的产物在体内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维生素B6的化学结构式

图2 磷酸化的维生素B6在体内的相互转化

2、维生素B6的应用

在所有的B族维生素中,维生素B6是最神通广大的一种维生素:它是人体内140种左右酶的辅酶, 并且参与催化80多种生化反应。 另外,它在人体蛋白质的代谢、糖原的分解为葡萄糖以及脂类的代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人体内许多代谢反应不可或缺的指挥者, 被称为“人体建筑师”。

维生素B6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它是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人体的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的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内维生素B6不足时,成人会表现为眼睛、鼻子和嘴周围的皮肤出现油脂,脂溢性皮炎,接着回向身体的其它部分蔓延;舌头红而光滑;体重下降;肌肉乏力;性情急躁,精神抑郁。婴儿则会表现为神经急躁,肌肉抽搐或是惊厥。当人体这些症状时,可在医嘱下服用维生素B6,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另外,维生素B6在妇产科上疾病中应用广泛——在妇产科中,维生素B6多用于高泌乳素血症、吃口服避孕药、妊娠剧吐、高血脂、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引起的反复流产等情况。

而维生素B6的超大剂量使用被用于人类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链状细胞性贫血、铁贮疫病、精神分裂症、吡哆醇反应性癫痫、哮喘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随着人们对维生素B6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 其生理功能越来越被重视, 已有多种含维生素B6的保健食品被开发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以PLP依赖酶作为靶点已成为新药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 PLP依赖的鸟氨酸脱羧酶( ODC)是多胺生物合成中的第一个限速酶, 多胺与正常及异常增生细胞的快速增殖有关。ODC 基因的超表达可促使肿瘤细胞增殖, 抑制ODC 基因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的产生。同时ODC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很高, 因此成为治疗肿瘤药物的一个重要的靶标。基于此, 2007年, Gehring研究小组设计并合成了ODC 的抑制剂PLP-鸟氨酸先导化合物POB (图3), POB与目前ODC最好的抑制剂A-DL-二氟甲基鸟氨酸相比, 对

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更优异的抑制效果, 分子模拟表明POB 能有效结合人体ODC 的活性位点(图4) ; PLP依赖的L-丝氨酸脱水酶( SDH )催化L-丝氨酸产生氨和丙酮酸盐, 人体SDH 与非酮高氨酸血及肿瘤的产生密切相关, 目前人们已得到PLP-SDH 的晶体结构, 确定了PLP与SDH 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方式(图5), 这势必有助于研究SDH 催化机制, 并能指导新药的开发。

图3 POB的分子结构 图4 POB与人类ODC活性位点作用的模型

图5 PLP与人类SDH活性位点作用的模型

3、 维生素B6的合成方法

维生素B6包括了三种化合物: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这三种吡啶衍生物很容易进行相互转换,其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维生素B6的结构

目前,市场上的维生素B6主要是以盐酸吡哆醇的形式出售,工业上通常以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维生素B6。关于维生素B6合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噁唑法”,其它合成方法则已被淘汰(如吡啶酮法)或是其它原因限制而无法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如炔基醚法、微生物法)。 3.1 吡啶酮法合成维生素

1939年,,Harris SA等合成维生素B6,该合成中应用的方法就是“吡啶酮法”,并且证明了合成的维生素B6和天然提取物具有相同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从此,世界各国均积极开展维生素B6的合成研究,促使维生素B6工业快速发展。

“吡啶酮法”以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取代、环合等反应合成维生素B6( 如图7所示)。在早期,化工合成工业并不发达,“吡啶酮法”被广泛采用,但该反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反应的步骤长、收率低、设备腐蚀严重等。于是,至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吡啶酮法”逐渐被“噁唑法”所取代。

图7 “吡啶酮”法合成维生素B6的路线图

3.2 噁唑法合成维生素B6

由于吡啶酮法有太多的缺陷,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Firestone RA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噁唑法”合成了维生素B6。“噁唑法”合成维生素B6以N-甲酰丙氨酸乙酯为原料,经过环合后得到关键的中间体:4-甲基-5-乙氧基噁唑,然后将中间体与亲双烯体进行Diels-Alder反应,最后经转化处理得到维生素B6。该合成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原料易得、收率高等。该方法大大降低了维生素B6的生产成本,维生素B6的市场售价因此大大降低。

在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就开展了应用“噁唑法”合成维生素B6的研究,周后元等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合成方法的改进,避免了原工艺中五氧化二磷的使用,总收率较“吡啶酮法”收率提高近一倍,推向生产后收率达47%,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维生素B6工业的发展。目前,改进的“噁唑法”已成为国内维生素B6工业合成的通用方法(如图8 所示)。

图8 “噁唑法”法合成维生素B6的路线图

关于“噁唑法”法合成维生素B6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体与亲双烯体进行Diels-Alder加成反应生成两种非对映体,这两种化合物(内型/外型)在酸、水催化作用下进行芳构化重排,首先进行氧桥的质子化,然后在水的作用下氧桥断裂生成二羟基化合物,再在酸性条件下的脱水和乙醇,经芳构化为吡啶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有机合成作业——维生素B6的性质、应用与合成在线全文阅读。

有机合成作业——维生素B6的性质、应用与合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0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