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好下属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好下属,读懂上级

1、好下属的标准

有人说,我是领导,怎么当好下属?我们重申这句话,不会当下属的人,永远当不好领导;不会当副职的人,永远当不好正职。你首先要扮演好下属这个角色,好的下属有六个标准,你可以自己检查一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这六个方面。 第一,在接受上级命令与指示时,你是否非常爽快,或者总是讨价还价。

第二,你能把你的牢骚、不满、意见变成合理化的建设性的建议提出来吗?跟领导打教导,一定注意以下三句话。

一,重要的不是如何认识,而是怎样处理,如果你不能把事情搞定,光谈认识有什么用?你能谈认识,领导也能谈认识,认识比还广还深入,关键是能不能把事情解决。

二,重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就是自我情绪的控制力、人际关系的调整协调力。

三,重要的不是自我表现,而是理解他人,站在领导的立场上、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思考问题。这是积极地多提合理化建议,少发牢骚、少提不满。 第三,注意适当地报告,有时候太烦琐了,一事一汇报,也让人讨厌。你得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一事一报,什么时候需要捆绑汇报。 第四,要诚恳地接受指正。

第五,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取得主管领导的支持。底线是至少主管领导不摇头,如果他对这事摇脑袋,那就不能做;如果他点头,那就坚决可以做;底线就是他不表态,你可以试着做。我把这叫做职场上的红灯绿灯黄灯,红灯就是他摇头,这事禁行、不能做;黄灯就是不表态,你可以试着做,但是这不宜过多,就是闯黄灯不宜过多,偶尔为之;绿灯是点头,这事你大胆去做,没有问题。所以做事一定要取得主管领导的支持,千万不能主管领导摇脑袋我就找一把手去,那就麻烦了,如果一把手也摇脑袋,这事好办,那就不做了,但问题出在,如果主管领导不同意,可是一把手同意了,那你做还是不做?不就把自己害了吗?你做了就把主管领导得罪了,不做又把一把手得罪了,所以不要绕行。

第六,对工作负责,追求完善,追求卓越,要把你的责任心表现体现出来。 2、如何向上级提出建议

刚才说了向领导提合理化建议,向领导提建议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不能乱提。

在提建议之前,首先要搜集数据和事实材料,要防止被问,如果领导对此事比较感兴趣,他问你而你答不上来,你的建议就提瞎了。

还有要对建议的未来进行预期,如果该建议不被接受,那算结束了;如果接受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因为你要对这个建议的结果负责的。

另外,还要考虑好你是否有提建议的资格,这不是法律上的资格,法律上谁都有资格,我说的是心理资格,你自己的工作是否卓越,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实际上就失去了提合理化建议的资格,因为领导不信任你,人微言轻。

还有提建议的时机与技巧,多了不讲,我就讲一条,多献可,少加否。就是说,“由于什么不对或不行,所以我觉得应该怎么样”,这种因果关系的建立我觉得是愚蠢的,原来的东西好不好、行不行,这不是你应该评价的,不需要你评价;你要是觉得这事应该怎么办,你就直接说,“我认为这事应该怎么做”,这

就可以了,至于原来怎么样、对或不对,你不要管,你就直接献可,而不要加否。不要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说建议,直接说可以就行了,这样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五、掌握沟通的艺术 1、与上级沟通的艺术

当好副职还要掌握沟通的艺术,首先要与上级沟通,与上级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这样几个事项。

第一,跟上级沟通时,一定要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千万不能云山雾罩,从宇宙说到人类,从人类说到你们单位,这样就坏了,直接说你要谈的话题,能不能一二三非常清晰地表达。

第二,选择好沟通的时机,很多沟通事项的失败不是由于事项本身不对,而是时机不当,所以成功的沟通往往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三,在沟通过程中,要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上级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意图,我总结出四种情况,因为你去沟通,上级可能对你有一种反馈或表达,当上级用意图表达某种情况时,这是一种高超领导艺术的表现。

第五,在工作上出现意见分歧时,一定要记住管理上的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老板定律。我在这里重申一下,其实就两条:

一,老板永远是对的,永远是正确的;

二,当你认为老板不对的时候,请参照第一条。也就是说,不要固执己见,在这个问题上,你是下级,你是副职,他是上级,他是正职,要以他的意志为准,以他的意见为中心。

最后,解决问题后,一定要提出一个报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定要有一个反馈,要有一个报告,不要说这事完了就完了,没有音了。这和人打交道也一样,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就是要做一个让别人放心的人,你能快速被提拔也好,有朋友圈也好,关键要做一个让别人放心的人。

什么叫让别人放心?不外乎这么几个:

一,让你办的事,不管成与不成、办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有个反馈,朋友之间打交道不也这样吗?我求你办点事,你办了办不了、能办不能办、办到什么程度,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关键是要告诉我一声,给我一个回馈。我让你办一件事,然后就石沉大海了,那你怎么让人放心呢?所以解决问题后一定要提出报告,做个让人放心的人,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二,嘴要严,比如领导把你叫到办公室谈点事,两小时后这事全体员工都知道了,那你说你是什么人?所以嘴一定要严,不该听的东西不听,不该传的事不传,不该问的事不问。

三,人要透明,景要朦胧,你的行为得是可预测的。如果你的行为让人摸索不定,你太模糊太不透明了,也让人不放心,比如你的行为是不可预测、不可预料的,什么人最可怕?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最可怕,没有缺点的人既可爱又可怕,可爱是他没有缺点,可怕是你认识他十年了,他怎么回事你都闹不明白,所以你离这样的人远一点,你不知道他今后会不会害你,他今后的行为都是你不可预料的,这就很不让人放心,也就很难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这就不多说了,要说的是你跟领导沟通时,解决问题后一定要提出报告。 2、与下属沟通的方式

那如何与下属沟通呢?也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批评也是一种沟通,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沟通,但是批评下属一定要讲究艺术,要会批评,刚才我们说了,良药不苦口。

第二,与下属沟通也可以用评价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评价和对比让下级自己体会。比如我评价某下级工作做得好的有ABCDE五个方面,但是评价另一个下属时是说他ACE三个方面做得不错,那两个我没提,我是成心把它遗漏,就是说明你没做好,通过漏项缺项来评价他,一对比就把我的意图沟通出去了。

第三,好事要做好,如果不会赞扬或帮助别人,就很难让人接受。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美国的故事,来自心灵鸡汤第一册,故事是第一人称讲的。有一次我排队买马戏票,站在我前面的是个家庭,其中丈夫在队伍里排队,旁边守候着他的妻子和三个不大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期盼着买到票。好不容易等到他买票,突然发现这位先生不买了,扭头要走,我看着三个期盼的孩子,又看看周围的情况,就拍拍这位先生的肩膀,问他是不是掉了20美金在地上,他看了看地上的钱说是的,然后捡起来买了5张马戏票,然后我也买了票回到我的车上,刚发动其车,就看到这位先生老远地跑过来,喊着让我等等,他跑到我旁边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了好几声谢谢。故事讲完了,大家都能理解,我想帮助一个人,他没带够钱,我给他提供点帮助,但我没张扬,我用一个让对方便于接受的方式来帮助他,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不知,所以对方很容易接受。我们赞扬或帮助一个人,也要学会这种赞扬和帮助的艺术,这就叫好事做好。 第四,非正式交流和网络平台运用,多为你的下属创造发表意见建议的机会、渠道和场所,让他们能用不同渠道把意见沟通出来。有时候面对面的沟通有些人不太善于,或者胆怯或不愿意,你就可以用多种渠道。 第五,让下属参与一些计划和决策的制订,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和管理工作,这也是一种沟通平台。 第六,放心授权,你作为一个领导,只对真正重要的方面加以控制就可以了,不要什么事都管。对下属的一些工作你可以进行有意的免检,不要什么事都检查,有些他做得很好的事不要再检查,不要再听取汇报,另外注意不要听取谗言。 我们这里主要讲了沟通上级和沟通下级,在科层制的组织体制里,上下级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其他关系都很难处理好,这关系处理好了其他关系都会迎刃而解,都会很方便的处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重点讲了沟通上级和沟通下属。 3、工作部署的流程

这里我还要讲一下对下进行工作部署时,一些基本的流程要掌握,这样使工作能落到实处。

首先,要确定告诉别人的是什么信息。比方告诉下级一个信息,到底是什么信息,到底是一件什么事,你要说清楚。

第二,要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了这个信息,让对方给个回应,你才能知道对方收没收到。

第三,收到信息后,对方是否理解了,这就需要下级给出一个明确的理解信息,最好是让对方把理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反馈回来,进行验证,看他理解的和你说的是不是一回事,这样就把事情交办清楚了。

第四,对方在理解了信息之后,是否接受、认同,如果他接受,就需要给出一个承诺,就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承诺,因为只有给出时间承诺,你才能让工作进展有一个相对的可控性。

第五,在接近任务完成或完成日期的时候,要提醒对方,不要等到最后的日期你再指责,这时指责已经没有用了,因为已经超时了,一定要在接近任务完成

日期时提醒对方,告诉对方完成任务的时间快到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督促或督办,让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在完成任务的那天,不管对方是否完成任务,都要给相关人员一个总结或汇报。相关人员是指这个任务所涉及到的人员,涉及到多少人,就要给多少人进行反馈。如果对方完成了任务,就要表示感谢,如果没有完成,就要把这件事告诉你的上级,也就是你的正职,如果对方还有上司,也要告诉他的领导。必须要把事情的原委说清、写清,接下来还要给他一个如何做的建议,让他赶快弥补,不要旁边看笑话,一定要给他建议,让他赶快完成。

这样就能把工作落到实处,你要进行工作部署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这个流程,这样工作就可以掌握、落实。 4、对外沟通的注意事项

对外沟通时,有几个注意事项,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我在这里列举一下就可以了。对外沟通包括,你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标准,看清楚标准是什么,一定要按标准做;办理事项的时候,一定要依循程序,按程序做事;解释政策的时候,对外主要是针对老百姓、外部单位、社会工作,所以要耐心、细致,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你可能一个政策解释了十遍二十遍,但是对于这个群众而言,他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你不能不耐烦,一定要耐心、细致;对外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分夸大;

行使执法活动时,一定要公平公正,有理有据,一定要有依据;进行语言交谈的时候,要做到热情、平和、清晰,清晰就是要用标准汉语、普通话,不要讲地方方言;接人待物的时候,要讲求礼节。

我们在礼节问题上多讲一点,要注意三条。我们公务人员办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务礼仪,内部人员、朋友之间要注意分寸,也就是对外要掌握公务礼仪,对内要掌握礼仪的分寸,分寸有三条:一是知礼答礼;二是客随主便,你到对方那做客,如果主人不讲究,你讲究就过分了,应该是客随主便;三是至亲无礼,特别密切的朋友不要讲繁文缛节。这是内部的时候要注意这些,但是对外一定要讲公务礼仪。

总之,我们在对外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个人的良好职业素养,要时刻牢记自己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整个组织、公共机构的形象。

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1、素质的基本理解

所谓素质是一个人或是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养成的做人、行事的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真正的素质既包括先天的,也包括后天的,但主要是后天的。所以素质的主要特征是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性,二是稳定性,三是可塑性,四是内在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谈素质,它就是一种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修正、自我超越的意识和行为,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和慎独的行为。

慎独是孟子所讲的,在别人没有监督、监控你,你自己独处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把握程度,这叫慎独。素质和角色扮演是不一样的,我用一个实例来说,比方说坐公共汽车,某天

你特别疲劳,为了有一个座位你多等了一辆公共汽车,上车后找到座位了,结果刚坐没两站地,上来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站在你身边。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给她让座,这是素质,是内在的、稳定的、基础性的东西,因为你的第一反应是给妇幼

让座。但是如果不这样,你今天很疲劳,不想让座,把脸扭向窗外假装没看见,但是这时你突然发现身上带个牌,某机关的什么处长,名字也写在上面,虽然现实中不太可能,我们只是假设你有胸牌,上面有你的身份、地位、机关称号,这时,你为了不影响公务员或是机关是形象,你不得不让座。虽然这种行为都是很好,你也让座了,但这个让座行为不是素质,而是角色扮演,因为你为了不玷污你的角色,不影响你的形象,不得不让座。行为都一样的,都很好,但第一个是素质决定的,第二个是角色扮演决定的,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讲素质是一种内在的、慎独的东西。 所以我们说,素质的内驱力是一种自我的修养,通过不断的修养达到一种素质状况,它的外在表象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是我们对素质最基本的理解。 2、素质修养的途径

素质修养的途径,不外乎有这五大有效途径。

第一,自我的修炼。我们刚才讲,素质是一种内驱力,是一种自我的陶冶、自我的修炼,自己不做,你的素质永远提高不了。

第二,环境的作用。环境塑造人,有的人有随地吐痰的坏毛病,但是再有这样毛病的人,到了四星级、五星级的宾馆也不会随地吐痰,因为环境把你的行为给限制、控制住了。所以良好的环境对人的素质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点无庸讳言。

第三,他人的影响。恩格斯讲过一句话非常好,“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所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你结交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要想真正认识一个人,只要认识他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字经里也讲过,“昔孟母,择邻处”,要为孩子找一个好邻居,可见别人对你的影响是非常深的。所以我不主张三教九流的人都交往,这样不好,还应该是有选择的进行交往,因为他人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非常深刻的。

第四,制度的制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一个人的制约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组织对你的培养、打造,我们叫做组织的打造。 从途径来看,就是五大方面,通过这五方面来提升自己。 3、素质修养的方式和方法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素质修养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首先,要建立或重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参照系。

唐太宗李世民讲,“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他失去魏征的时候痛哭,讲了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心理学上讲认知世界,认知世界是两方面组成的,一个是认知主体,一个是认知客体。认知的字面理解就是认识、知道、了解,我认知你,我就是认知主体,你就是认知客体;你要认知我,你就是认知主体,我就是认知客体。

但是人心隔肚皮,人和人之间要想正确、深入地认知,取决于三个要素。 第一个因素是交往的频道、次数,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再好的朋友三年不见,认知度也是会降低的,士别三日都刮目相看,何况三年呢?这里有一个交往的次数和频度问题,交往频度越多,认知的越深入,正确率越高,这是第一个因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当好下属在线全文阅读。

当好下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0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